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200字篇一
晉文公退避三舍 ? ?
晉文公即位以后,整頓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把晉國治理得漸漸強(qiáng)盛起來。他也想能像齊桓公那樣,做個中原的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lián)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發(fā)出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hù)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沒有人愿意發(fā)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xiàn)在諸侯當(dāng)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毕逋醪糯虬l(fā)使者去請晉文公護(hù)送他回朝。
晉文公馬上發(fā)兵往東打過去,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hù)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lǐng)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說:“楚國老是欺負(fù)中原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難的國家,建立霸業(yè),這可是時候啦?!?/p>
晉文公早就看出,要當(dāng)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他就擴(kuò)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wèi)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本來并不想同晉文公交戰(zhàn),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墒浅傻贸家詾樗螄t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p>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wèi)、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yīng)恢復(fù)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wèi)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這一來,真氣得他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扎的地方去。
楚軍一進(jìn)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tǒng)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解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當(dāng)初楚王曾經(jīng)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yīng)過:要是兩國交戰(zhàn),晉國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么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jìn)逼,那就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交手還不遲?!?/p>
晉軍一口氣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布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后撤,想停止進(jìn)攻??墒浅傻贸紖s不答應(yīng),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戰(zhàn)書,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F(xiàn)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末只好在戰(zhàn)場上比個高低啦?!?/p>
大戰(zhàn)展開了。才一交手,晉國的將軍用兩面大旗,指揮軍隊向后敗退。他們還在戰(zhàn)車后面拖著伐下的樹枝,戰(zhàn)車后退時,地下?lián)P起一陣陣的塵土,顯出十分慌亂的模樣。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不把晉人放在眼里。他不顧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晉軍的中軍精銳,猛沖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攔腰切斷。原來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后夾擊,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只要把楚軍趕跑就是了,不再追殺。成得臣帶了敗兵殘將回到半路上,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軍占領(lǐng)了楚國營地。把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回國。
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rèn)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音jiàn)慰勞晉軍。晉文公趁此機(jī)會,在踐土給天子造了一座新宮,還約了各國諸侯開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就當(dāng)上了中原的霸主。
齊桓公九合諸侯
齊國雖然在長勺打了一次敗仗,但是這并沒有影響齊桓公后來的霸主地位。過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lǐng)大軍去救燕國。
公元前663年,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jīng)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lián)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jìn)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么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
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rèn)得路,不如找?guī)灼ギ?dāng)?shù)氐睦像R,讓它們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p>
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lǐng)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lǐng)著人馬出了迷谷。
齊桓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以后,邢國也遭到另一個部落狄人的侵犯。齊桓公又帶著人馬去趕跑了狄人,幫助邢國重筑了城墻。接著,狄人又侵犯衛(wèi)國,齊桓公幫助衛(wèi)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就因為這幾件事,齊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齊國,還跟齊國對立起來,要跟齊國比個高低。
楚國在中國南部,向來不和中原諸侯來往。那時候,中原諸侯把楚國當(dāng)做“蠻子”看待。但是,楚國人開墾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變成了大國。后來,干脆自稱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約會了宋、魯、陳、衛(wèi)、鄭、曹、許七國軍隊,聯(lián)合進(jìn)攻楚國。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馬準(zhǔn)備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見齊桓公,說:“我們大王叫我來請問,齊國在北面,楚國在南面,兩國素不往來,真叫做風(fēng)馬牛不相及。為什么你們的兵馬要跑到這兒來呢?”
管仲責(zé)問說:“我們兩國雖然相隔很遠(yuǎn),但都是周天子封的。當(dāng)初齊國太公受封的時候,曾經(jīng)接受一個命令:誰要是不服從天子,齊國有權(quán)征討。你們楚國本來每年向天子進(jìn)貢包茅(用來濾酒的一種青茅),為什么現(xiàn)在不進(jìn)貢呢?”使者說:“沒進(jìn)貢包茅,這是我們的不是,以后一定進(jìn)貢。”
使者走后,齊國和諸侯聯(lián)軍又拔營前進(jìn),一直到達(dá)召陵(今河南郾城縣,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問。齊桓公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威,請屈完一起坐上車去看中原來的各路兵馬。屈完一看,果然軍容整齊,兵強(qiáng)馬壯。
齊桓公趾高氣揚(yáng)地對屈完說:“你瞧瞧,這樣強(qiáng)大的兵馬,誰能抵擋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說:“君侯協(xié)助天子,講道義,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憑武力的話,那么,咱們國力雖不強(qiáng),但是用方城(楚國所筑的長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陽東北)作城墻,用漢水作壕溝。您就是再多帶些人馬來,也未必能打得進(jìn)去?!?/p>
齊桓公聽屈完說得挺強(qiáng)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jīng)認(rèn)了錯,答應(yīng)進(jìn)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這樣,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
后來,周王室發(fā)生糾紛,齊桓公又幫助太子姬鄭鞏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為了報答齊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廟的祭肉送給齊桓公,算是一份厚禮。
齊桓公趁此機(jī)會,又在宋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合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訂立了一個盟約,主要內(nèi)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準(zhǔn)把鄰國作為水坑;鄰國有災(zāi)荒來買糧食,不應(yīng)該禁止;凡是同盟的諸侯,在訂立盟約以后,都要友好相待。
這是齊桓公最后一次會合諸侯。像這樣大的會合,一共有許多次,歷史上稱做“九合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過了兩年,齊桓公也死去。齊桓公一死,他的五個兒子搶奪君位,齊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公子昭逃到宋國。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就結(jié)束了。(
秦國打敗晉國以后,一連十幾年兩國沒有發(fā)生戰(zhàn)事??墒悄戏降某鴧s一天比一天強(qiáng)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奪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jī)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quán)。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么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楚莊王正在那里尋歡作樂,聽到伍舉要見他,就把伍舉召到面前,問:“你來干什么?”
伍舉說:“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
楚莊王聽說要他猜謎兒,覺得怪有意思,就笑著說:“你說出來聽聽。”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只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墒且煌H?,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
楚莊王心里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jīng)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期,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楚莊王沒有動靜,又去勸說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
蘇從說:“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p>
楚莊王高興地說:“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打這以后,楚莊王決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馬的人撤了職,把敢于進(jìn)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練兵馬。當(dāng)年,就收服了南方許多部落。第六年,打敗了宋國。第八年,又打敗了陸渾(在今河南嵩縣東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為了顯示楚國的兵威,楚莊王在洛邑的郊外舉行一次大檢閱。
這一來,可把那個掛名的周天子嚇壞了。他派一個大臣王孫滿到郊外去慰勞楚軍。
楚莊王和王孫滿交談的時候,楚莊王問起周王宮里藏著的九鼎大小輕重怎么樣。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權(quán)威的禮器。楚莊王問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奪取周天子權(quán)力的野心。
王孫滿是個善于應(yīng)付的人。他勸說楚莊王:國家的強(qiáng)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聽鼎的輕重。楚莊王自己知道當(dāng)時還沒有滅掉周朝的條件,也就帶兵回國了。
以后,楚莊王又請了一位楚國有名的隱士孫叔敖當(dāng)令尹(楚國的國相)。孫叔敖當(dāng)了令尹以后,開墾荒地,挖掘河道,獎勵生產(chǎn)。為了免除水災(zāi)旱災(zāi),他還組織楚國人開辟河道,能灌溉成百萬畝莊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糧食。沒幾年工夫,楚國更加強(qiáng)大起來,先后平定了鄭國和陳國的兩次內(nèi)亂,終于和中原霸主晉國沖突起來。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lǐng)大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救鄭。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市東)和楚國發(fā)生了一次大戰(zhàn)。晉國從來沒有打過這么慘的敗仗,人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黃河邊。船少人多,兵士爭著渡河,許多人被擠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頭都砍了下來。
有人勸楚莊王追上去,把晉軍趕盡殺絕。楚莊王說:“楚國自從城濮失敗以來,一直抬不起頭來。這回打了這么大的勝仗,總算洗刷了以前的恥辱,何必多殺人呢?”
說著,立即下令收兵,讓晉國的殘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就成了霸主。
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莊王,前前后后總共五個霸主。歷史上通常稱他們是“春秋五霸”。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 ?商鞅南門立木 ? ?
燕昭王求賢
打從孟嘗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齊湣王又和楚、魏兩國滅了宋國,更加驕橫起來。他一心想兼并列國,自己來當(dāng)天子。這一來,列國諸侯對他都不滿意;特別是齊國北面的燕國,受到齊國的欺負(fù),更想找機(jī)會報仇。
燕國本來也是個大國。后來傳到燕王噲(音kuài)手里,聽信了壞人的主意,竟學(xué)起傳說中堯舜讓位的辦法來,把王位讓給了相國子之。燕國將軍和太子平進(jìn)攻子之,燕國發(fā)生大亂。齊國借平定燕國內(nèi)亂的名義,打進(jìn)燕國,燕國差點被滅掉。后來燕國軍民把太子平立為國君,奮起反抗,把齊國軍隊趕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國強(qiáng)大起來,下決心物色治國的人才,可是沒找到合適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見識,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親自登門拜訪郭隗,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國家內(nèi)亂侵略我們,這個恥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現(xiàn)在燕國國力弱小,還不能報這個仇。要是有個賢人來幫助我報仇雪恥,我寧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薦這樣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說:“要推薦現(xiàn)成的人才,我也說不上,請允許我先說個故事吧。”接著,他就說了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國君,最愛千里馬。他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年都沒找到。有個侍臣打聽到遠(yuǎn)處某個地方有一匹名貴的千里馬,就跟國君說,只要給他一千兩金子,準(zhǔn)能把千里馬買回來。那個國君挺高興,就派侍臣帶了一千兩金子去買。沒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馬已經(jīng)害病死了。侍臣想,空著雙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帶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馬骨買了回來。
侍臣把馬骨獻(xiàn)給國君,國君大發(fā)雷霆,說:“我要你買的是活馬,誰叫你花了錢把沒用的馬骨買回來?”侍臣不慌不忙地說:“人家聽說你肯花錢買死馬,還怕沒有人把活馬送上來?”
國君將信將疑,也不再責(zé)備侍臣。這個消息一傳開,大家都認(rèn)為那位國君真愛惜千里馬。不出一年,果然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里馬。
郭隗說完這個故事,說:“大王一定要征求賢才,就不妨把我當(dāng)馬骨來試一試吧?!?/p>
燕昭王聽了大受啟發(fā),回去以后,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給郭隗住,還拜郭隗做老師。各國有才干的人聽到燕昭王這樣真心實意招請人才,紛紛趕到燕國來求見。其中最出名的是趙國人樂毅。燕昭王拜樂毅為亞卿,請他整頓國政,訓(xùn)練兵馬,燕國果然一天天強(qiáng)大起來。
這時候,燕昭王看到齊湣王驕橫自大,不得人心,就對樂毅說:“現(xiàn)在齊王無道,正是我們雪恥的時候,我打算發(fā)動全國人馬去打齊國,你看怎么樣?”
樂毅說:“齊國地廣人多,靠我們一個國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齊國,一定要跟別的國家聯(lián)合起來。”
燕昭王就派樂毅到趙國跟趙惠文王接上了頭,另派人跟韓、魏兩國取得聯(lián)絡(luò),還叫趙國去聯(lián)絡(luò)秦國。這些國家看不慣齊國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國一起發(fā)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統(tǒng)率五國兵馬,浩浩蕩蕩殺奔齊國。
齊湣王聽說五國聯(lián)軍打過來,也著了慌,把全國兵馬集中起來抵抗聯(lián)軍,在濟(jì)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樂毅善于指揮,五國人馬士氣旺盛,把齊國軍隊打得一敗涂地,齊湣王逃回臨淄去了。
趙、韓、秦、魏的將士打了勝仗,各自占領(lǐng)了齊國的幾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樂毅不肯罷休,他親自率領(lǐng)燕國軍隊,長驅(qū)直入,一直打下了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殺死。
燕昭王認(rèn)為樂毅立了大功,親自到濟(jì)水邊勞軍,論功行賞,封樂毅為昌國君。
廉頗負(fù)荊請罪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趙國屈服,接連侵入趙國邊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個花招,請趙惠文王到秦地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澠音miǎn)去會見。趙惠文王開始怕被秦國扣留,不敢去。大將廉頗和藺相如都認(rèn)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國示弱。
趙惠文王決定硬著頭皮去冒一趟險。他叫藺相如隨同他一塊兒去,讓廉頗留在本國輔助太子留守。
為了防備意外。趙惠文王又派大將李牧帶兵五千人護(hù)送,相國平原君帶兵幾萬人,在邊境接應(yīng)。
到了預(yù)定會見的日期,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并且舉行了宴會,高興地喝酒談天。
秦昭襄王喝了幾盅酒,帶著醉意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王彈得一手好瑟。請趙王彈個曲兒,給大伙兒湊個熱鬧?!闭f罷,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來。
趙惠文王不好推辭,只好勉強(qiáng)彈一個曲兒。
秦國的史官當(dāng)場就把這事記了下來,并且念著說:“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秦王令趙王彈瑟?!?/p>
趙惠文王氣得臉都發(fā)紫了。正在這時候,藺相如拿了一個缶(音fǒu,一種瓦器,可以打擊配樂),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說:“趙王聽說秦王挺會秦國的樂器。我這里有個瓦盆,也請大王賞臉敲幾下助興吧?!?/p>
秦昭襄王勃然變色,不去理他。
藺相如的眼睛射出憤怒的光,說:“大王未免太欺負(fù)人了。秦國的兵力雖然強(qiáng)大,可是在這五步之內(nèi),我可以把我的血濺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見藺相如這股勢頭,十分吃驚,只好拿起擊棒在缶上胡亂敲了幾下。
藺相如回過頭來叫趙國的史官也把這件事記下來,說:“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給趙王擊缶?!?/p>
秦國的大臣見藺相如竟敢這樣傷秦王的體面,很不服氣。
有人站起來說:“請趙王割讓十五座城給秦王上壽?!?/p>
藺相如也站起來說:“請秦王把咸陽城割讓給趙國,為趙王上壽。”
秦昭襄王眼看這個局面十分緊張。他事先已探知趙國派大軍駐扎在臨近地方,真的動起武來,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國大臣,說:“今天是兩國君王歡會的日子,諸位不必多說?!?/p>
這樣,兩國澠池之會總算圓滿而散。
藺相如兩次出使,保全趙國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趙惠文王十分信任藺相如,拜他為上聊,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私下對自己的門客說:“我是趙國大將,立了多少汗馬功勞。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頭上來了。哼!我見到藺相如,總要給他個顏色看看?!?/p>
這句話傳到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裝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藺相如帶著門客坐車出門,正是冤家路窄,老遠(yuǎn)就瞧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他叫趕車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
這件事可把藺相如手下的門客氣壞了,他們責(zé)怪藺相如不該這樣膽小怕事。
藺相如對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跟秦王比,哪一個勢力大?”
他們說:“當(dāng)然是秦王勢力大?!?/p>
藺相如說:“對呀!天下的諸侯都怕秦王。為了保衛(wèi)趙國,我就敢當(dāng)面責(zé)備他。怎么我見了廉將軍倒反怕了呢。因為我想過,強(qiáng)大的秦國不敢來侵犯趙國,就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在。要是我們兩人不和,秦國知道了,就會趁機(jī)來侵犯趙國。就為了這個,我寧愿容讓點兒?!?/p>
有人把這件事傳給廉頗聽,廉頗感到十分慚愧。他就裸著上身,背著荊條,跑到藺相如的家里去請罪。他見了藺相如說:“我是個粗魯人,見識少,氣量窄。哪兒知道您竟這么容讓我,我實在沒臉來見您。請您責(zé)打我吧?!?/p>
藺相如連忙扶起廉頗,說:“咱們兩個人都是趙國的大臣。將軍能體諒我,我已經(jīng)萬分感激了,怎么還來給我賠禮呢?!?/p>
兩個人都激動得流了眼淚。打這以后,兩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5則】相關(guān)文章:
★ 中國古代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
★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 中國古代戰(zhàn)爭歷史故事
★ 中國古代歷史睡前故事
★ 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歷史戰(zhàn)爭故事
★ 中國歷史上的將軍故事
★ 中國歷史名人勵志故事大全
★ 300字左右的中國歷史小故事
★ 中國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
★ 中國古代歷史中有趣的野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