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面鏡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并督促自己做出改進。寫總結需要有時間觀念和思維的整合能力,將碎片化的經驗進行梳理和整合。通過閱讀這些總結范文,我們可以學到更多寫總結的技巧和要點。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一
一、前言。
2003年,北京零點調查公司受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委托,圍繞“首都支柱產業(yè)未來5年人才需求狀況”,對北京的機械、化工、電子、汽車、金融、運輸、通訊、房地產等重點發(fā)展企業(yè)進行了一次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在我國,it人才隊伍還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衡,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分布,“兩頭”短缺:既缺高級it人才,包括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更缺技能型、應用型信息技術人才即“it藍領”――大量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圖1it人才呈現橄欖型分布。
為了促進職業(yè)教育更好的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生產、服務第一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勞動部、信息產業(yè)部等六部委于2003年12月聯合啟動“職業(yè)院校制造業(yè)和現代服務業(yè)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工程”,將“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和“護理”列為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yè)。2004年4月,教育部職成教育司和信息產業(yè)部人事司聯合舉辦了“全國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yè)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工程相關人員培訓會”.
參加這次會議我們開闊了眼界,深受啟發(fā);同時深深感到,職業(yè)教育改革和實施的緊迫性。原有計算機專業(yè)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與就業(yè)崗位之間的結構錯位,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明顯落后于職業(yè)崗位的技能發(fā)展需要。上流水線當一線工人,中專學生的熟練程度比不上技校的學生,高一層次的工作,用人單位又會首先選擇高職的畢業(yè)生,中專生的出路在哪里?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長的新型教學方法、模式,規(guī)劃并開發(fā)面向職業(yè)、貼近崗位需求的課程體系。
二、我校計算機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基本思路。
根據信息化技術相對發(fā)達國家的調查結果以及對信息化技術應用現狀的分析,信息化人才的合理配置結構應為“金字塔型”,信息化領域中的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和應用人才的比例,應基本維持在1:4:7的比例。
圖2it人才合理配置結構。
當前,無論是軟件人才還是企業(yè)信息化中的計算機應用人才,在人才結構的配備比例上嚴重失調,由于低端人才短缺(即應用型人才-信息化辦公應用人才、圖形藝術設計師、網絡安裝與維護),使得大量的中端人才不得不從事一些非常低端的工作,造成了人力資源上的一種浪費。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我們應該填補低端人才培養(yǎng)的空白,成為技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主戰(zhàn)場。
反思我們現行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設置與課程開發(fā),明顯落后于職業(yè)崗位的技能發(fā)展需要,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jié)。我們應該以企業(yè)需求為基本依據,以就業(yè)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技能、經驗與興趣,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和有職業(yè)發(fā)展前景的、模塊化的學習資源。采用“大專業(yè)、小專門化”的課程組織模式,用本專業(yè)職業(yè)能力結構中通用部分構筑能力平臺,用靈活的模塊化課程結構和學分制管理制度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谝陨峡紤],我們認為,要確定一套靈活的、符合市場需求的計算機專業(yè)課程設置,應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圖3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基本思路。
三、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與企業(yè)需求分析。
2003年,由教育部職成司牽頭,對北京、天津、山東、河北、河南、廣州等省市773個中等、高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生進行了一次調查。統(tǒng)計數據表明(表1)職業(yè)教育計算機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大部分(80%以上)從事計算機銷售與技術支持、數據錄入、辦公文秘等崗位的工作。在計算機專業(yè)人才鏈中,處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網維護與管理、多媒體制作、網站管理與維護、軟件編程等崗位上工作的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相對較少。而實際上,這些崗位非常需要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具有很大的發(fā)揮作用的空間。
表1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類型統(tǒng)計。
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初級人才崗位。
比例(%)。
1.計算機銷售/技術支持服務。
31.0。
2.信息收集/錄入與數據處理。
29.0。
3.辦公文秘。
21.5。
4.局域網維護與管理。
6.2。
5.多媒體制作。
4.8。
6.網站管理與維護。
4.1。
7.軟件編程。
0.6。
8.其他。
2.8。
圖4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類型統(tǒng)計圖。
同年,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組織的一項調查表明(638家企業(yè)),從每一類企業(yè)需求最多的3種專業(yè)人才看,生產類型企業(yè)需求較多的是機械專業(yè),占29.6%、計算機專業(yè)占21.l%、化工專業(yè)占19.8%;服務類企業(yè)需求較多的是計算機專業(yè)占27.8,房地產占11.1%、財會統(tǒng)計和國際貿易占8.3%;其它類型企業(yè)則更多的需求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占20%、計算機專業(yè)占15.6%、機械專業(yè)占8.9%的人才。由此看出,三大支柱行業(yè)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需求在人才招聘中始終處于前3位。
四、計算機專業(yè)職業(yè)崗位的能力需求。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具有較廣的就業(yè)范圍,如辦公文秘、信息通訊領域、圖形圖像處理、影視制作與編輯、管理信息領域和信息出版領域、網絡安裝與調試、計算機硬件維修、軟硬件銷售領域等。具體工作包括網絡信息的收集、整理、發(fā)送、接收、查尋;操作、維護(修)控制系統(tǒng)設備的正常運行;管理信息領域(如金融業(yè)、經貿業(yè)、服務業(yè)、圖書館、學校等):操作、維護和管理計算機(單機和網絡)的硬件和軟件;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操作、網絡管理、軟件開發(fā)、信息出版領域(如新聞出版業(yè)、印劇業(yè)、電子信息網)、軟件工具的操作;計算機硬件軟件銷售領域(如各大小電腦公司):軟硬件實現、現場安裝、調試、用戶培訓,產品介紹等。
根據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yè)部等部委制定的“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項目之計算機專業(yè)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指導方案”,計算機專業(yè)所面對的職業(yè)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技術認知能力。
2.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3.熟練的辦公軟件、常用軟件操作能力。
4.數據庫操作能力。
5.圖形圖像制作能力。
6.靜、動態(tài)網頁制作能力。
7.網絡構建、網絡布線、配置、維護能力。
8.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與維護能力。
9.應用網絡管理工具進行網絡監(jiān)控、維護能力。
10.網絡安全與防范能力。
11.網站的建立、發(fā)布、維護與管理能力。
12.組裝計算機硬件、安裝操作系統(tǒng)能力。
13.計算機硬件故障診斷和維修能力。
14.計算機平面設計和動畫制作能力。
15.影視媒體素材加工與多媒體合成制作能力。
16.使用主流計算機多媒體輸入輸出設備能力。
五、確定專業(yè)方向。
從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崗位類型上分析,計算機銷售/技術支持服務、信息收集/錄入與數據處理、辦公文秘這三類崗位占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的81.5%,表明企業(yè)與用人單位在這方面有很大需求。
伴隨著數碼設備走入普通家庭,大眾對視頻處理、媒體編輯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加入wto,企業(yè)更加注重對外宣傳,塑造企業(yè)文化,對多媒體制作人才需求激增。同時伴隨著網絡的普及,信息資源的共享,各類企業(yè)都將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廣泛開展計算機應用。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電子政務、企業(yè)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化,使網絡應用人才供不應求。因此,局域網維護與管理、多媒體制作、網站管理與維護雖然只占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的8.9%,但這三類人才不是不需要,而是嚴重緊缺。
俗話說:出口暢,入口旺。針對人才市場需求情況的變化,我校當務之急是調整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適銷對路”的技能型緊缺人才。計算機專業(yè)(大專業(yè))分為以下三個專業(yè)方向(小專門化),即:桌面辦公、網絡安裝與硬件維護、多媒體制作。
六、職業(yè)崗位的能力需求與專業(yè)方向、核心課程的關系。
為了拓寬學生的就業(yè)面,我們以一種崗位能力需求為主,輻射與之技能需求相近的崗位,建立崗位技能與核心課程之間的映射關系,實現模塊化設計思想。詳見職業(yè)崗位的能力需求與專業(yè)方向、核心課程的關系圖表,核心課程設置見表2.
為了促使學校的課程接近社會需求,將學歷教育與資格認證相結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將專業(yè)課程模塊,與相應職業(yè)資格證書對應起來。在此過程中,改造傳統(tǒng)的課程模式,突出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實訓環(huán)節(jié)的比重,通過模擬操作、頂崗實習和強化實訓、實驗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把實踐能力的考核作為學生考核的基本內容。
在教學中,建議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匯報演講、社會調查、團隊競爭等,培養(yǎng)學生通用能力。提供真實企業(yè)案例及參考手冊幫助組織案例教學,感受企業(yè)真正的工作流程。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及項目的開發(fā)過程。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四個“從”:從應用入手,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
結束語。
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要求職業(yè)教育在層次上及其人才素質標準和培養(yǎng)目標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們應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加強專業(yè)建設優(yōu)化課程結構,為社會提供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較強的職業(yè)能力、高素質的勞動者。
表2核心課程設置。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主要內容。
建議課時。
教學要求。
備注。
語文。
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聽、說、讀、寫的訓練。
190。
通過北京市文化基礎水平測試。
數學。
190。
具備基本的運算能力,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而逐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北京市文化基礎水平測試。
英語。
系統(tǒng)訓練,從讀、寫、聽、說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技能。
190。
達到中專英語水平測試大綱的標準。
通過北京市文化基礎水平測試。
語言與交流。
培養(yǎng)交流技能,涉及寫、說、調查、撰寫報告等。
60。
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角色扮演、小組協(xié)作,案例分析、社會調查。
計算機英語。
80。
能夠借助字典或者字典軟件閱讀一般的專業(yè)英文技術資料。
閱讀計算機相關設備的英文原版說明書。
計算機寫作。
編寫計算機軟件使用說明書、技術文檔、需求分析。
30。
讀懂計算機軟件程序,用專業(yè)術語、清晰列出開發(fā)思路,編寫通俗易懂的專業(yè)文檔。
項目分析,案例教學。
it職業(yè)修養(yǎng)。
30。
具備從事it行業(yè)的職業(yè)素質。
案例教學。
科技文獻檢索。
收集、整理信息資料的能力。
30。
社會調研、小組討論。
計算機操作基礎。
1.計算機基本原理與基本結構。
2.計算機鍵盤操作與錄入技能。
3.windows的基本使用。
70。
英文打字120字符/分鐘。
中文打字30字/分鐘。
文字錄入不斷線。
辦公軟件應用。
1.word2.excel。
oint。
age。
180。
以實訓帶動知識點的講解,突出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與職業(yè)技能認證結合。
分模塊授課,實訓,取得兩個以上技能證書。
互聯網應用。
1.internet的應用與網絡基礎知識。
2.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70。
熟練掌握internet的基本操作,各類壓縮、下載軟件及殺毒軟件的使用,
分專題授課、實訓。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1.計算機硬件知識與簡單維護。
2.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選購與裝配。
3.常用計算機硬件測試軟件。
4.系統(tǒng)優(yōu)化軟件的使用。
5.板卡級故障的診斷與維修。
70。
參加全國計算機硬件工程認證考試,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
網絡配置與管理。
1.安裝常用操作系統(tǒng)。
2.網絡配置與管理。
3.維護網絡安全。
120。
分專題實訓,學生實際動手組裝網絡,帶動知識點的講解,在實踐中學習。
計算機網絡技術。
1.網絡拓撲結構。
2.網絡模型與協(xié)議。
3.網絡設備與網絡連接。
60。
分項目布置學習專題,討論、調研查找資料,學習,動手實踐,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
網絡綜合布線與局域網構建。
1.網絡施工布線標準。
2.局域網的維護與故障排除。
3.網絡中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120。
案例教學與項目分析相結合,在不同環(huán)境構建中、小型局域網絡,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
網站建設與管理。
1.網站建立與發(fā)布。
2.網站的日常管理與維護。
3.動態(tài)網站的建設。
4.后臺數據庫的使用。
150。
案例教學與項目分析相結合,結合實際項目搞開發(fā)。
多媒體基礎與制作技術。
1.多媒體技術基本知識。
2.計算機多媒體輸入輸出設備使用。
3.多媒體軟件應用。
4.多媒體在網絡應用中的特點。
5.因特網、多媒體廣播與多媒體通信系統(tǒng)基礎知識。
90。
案例教學,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與職業(yè)技能認證結合。
圖形與圖像處理。
使用常用軟件進行平面圖形圖像處理。
90。
通過學習,具備使用平面圖形圖像軟件工具進行圖形圖像處理扣效果圖制作的能力。
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
二維動畫制作。
使用軟件工具生成基本形狀,層和幀的使用,按鈕、聲音與動作腳本程序,事件處理,卡通與游戲制作。
50。
1.具有二、三維電腦動畫制作能力及其相關經驗。
2.具備動畫綜合沒計和制作的能力,掌握初步的綜合策劃技能,并具備一定的經驗。
采用項目教學。
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
三維動畫制作。
使用軟件工具進行幾何形體生成和修飾,幾何形體的合成和色彩渲染,任意對象的動畫變化效果及動畫制作。
70。
網頁制作。
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2.動、靜態(tài)網頁制作。
3.網頁制作軟件的使用。
150。
通過學習,能夠綜合運用軟件技術和開發(fā)工具進行網頁設計,并具備相應的經驗。
采用項目教學。
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與職業(yè)技能認證結合。
音、視頻編輯處理。
1.音頻、視頻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
2.音頻、視頻處理技術相關硬件。
3.音頻、視頻處理軟件的靈活運用。
80。
安排對應的實訓課程。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二
針對小學科學實驗出現的新問題,本文從科學實驗內容、實驗方式、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和實驗信息五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學生在科學實驗中思考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基本策略.
作者:石鶯鶯作者單位: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浙江寧波,315211刊名:考試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18)分類號:g62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基本策略新問題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三
0前言。
電子系列課程是工科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專業(yè)技術基礎課,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在課程體系中擔負承上啟下的作用。該課程不僅關系到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也是培養(yǎng)工程意識的基礎。實驗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重理論輕實踐,總是把實驗教學看成理論教學的附屬。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傳統(tǒng)的電子技術課程實驗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必須在原有實驗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
1改進實驗內容。
隨著晶體管、集成電路的發(fā)明和大量應用,電子技術在應用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產品更是日新月異。然而,作為系統(tǒng)培養(yǎng)未來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目前的實驗項目主要是驗證性實驗,而綜合設計性實驗、創(chuàng)新研究性實驗和反映現代科學技術新成就的實驗相對較少閉。學校的電子實驗內容多且瑣碎,學生不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整個實驗過程,而且還要會處理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同的專業(yè)基礎不一樣,同一個專業(yè)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必須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yè)背景和學習能力采取相應的措施。
(1)要與現代發(fā)展器件和新理論教材知識點相結合,合理安排驗證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創(chuàng)新性實驗的比例,適當調整實驗內容。每項實驗除了必須做的內容外,應增加選做內容,使能力較強的同學可以學習得更多。
(2)編寫合適的實驗教材,按照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教師編寫與不同專業(yè)配套的實驗指導書。
(3)難易實驗內容項目間隔安排,從而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抓住電子技術的特色,突出其應用性、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興趣。
(4)針對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嘗試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導,組織學生討論合作。
(5)增加實驗課學時。據調查,大多數高校實驗課學時與總學時的比例不到20%,有些專業(yè)竟不到13%,遠遠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應當合理分配課時,加大實驗課比例,讓學生愛上實驗課,成為樂學者。
2改進教學方法。
由于近幾年高校擴招,引起教學資源相對緊張,而傳統(tǒng)的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方式,已經逐漸暴露出不利于學生知識面擴大和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弊端。因此,在原有實驗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補充勢在必行。通過采用現代教育多媒體和計算機虛擬仿真實驗技術,作為傳統(tǒng)實驗課程教學方式的補充,使學生的學習不局限于課堂和實驗室中,提高學習的自主性,也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條件。所以采取以下措施:
2.1課前預習。
根據電子實驗的特點和目前的實際情況,結合先進的計算機多媒體和虛擬仿真技術進行預習。多媒體教學具有圖、形、聲并茂,學生在預習時有不明白的問題隨時可查閱多媒體課件;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縮短了教學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實驗。采用虛擬仿真實驗,學生可以在網上隨時進行實驗,并且不需要耗材,節(jié)約了資源和設備費用。由于仿真條件可以理想化,電路參數調整起來方便,容易發(fā)現主要問題。
2.2課堂上實際操作。
課堂上用較齊全的實驗設備進行實際操作,實際實驗操作中應用的實際元器件,都是非理想化的,所以與理想化條件下得出的計算結果和仿真條件下得出的結果會有一定的出人,讓學生把這兩種情況下的結果進行比較。因為學生是通過多媒體和虛擬仿真初步了解實驗現象后再進行實際操作的,所以實際操作時就會順利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印象也會更加深刻,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傳統(tǒng)的實驗課程往往是教師從實驗目的、原理、實驗步驟和實驗注意事項一一講解,然后讓學生按部就班去操作。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的優(yōu)點是便于統(tǒng)一結果,保證實驗能順利進行。但這往往忽略了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使得學生思考和發(fā)揮的空間減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即使實驗做完數據都正確,但對實驗的設計思路、方案的擬定很少考慮,很多學生做完實驗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過調查發(fā)現,很多學生反映電子實驗學習難度大,雖然課前老師要求學生預習,但真正預習的學生,預習后明白的學生不多,所以很多學生上實驗前不知所以然,表現的很焦慮。因此,需要對原有教學過程的組織進行改進。
中教師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在不違反實驗室安全條例和規(guī)章制度的情況下,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犯錯誤,當錯誤出現時,能促使學生進一步的思考,讓他自己去評價自己的實驗。教師在教學中要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寬容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同時在授課中要給予學生向教師提出對知識點疑問的機會。
3.2實驗教師應把固定的實驗靈活化。
傳統(tǒng)的實驗一般都是將實驗中所給的一些數據固定化,這樣便于統(tǒng)一結果,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某些數據靈活化,例如通過由信號源、電阻、電容組成電路觀察兩個波形間的相位差這個實驗,可以把原先電阻固定參數設置成可調電阻,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示波器上的波形來確定電阻的參數,從而檢驗數據的正確性。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學生互抄實驗數據,而且使學生對實驗更感興趣。
4加強對實驗的管理。
在我國很多高校不僅學校對電子實驗重視不夠,而且學生對電子實驗的重視也不夠,所以很多老師也都不愿意就業(yè)實驗崗,學生也出現實驗課逃課現象,因此,必須從最基礎的地方抓起。
4.1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提高學校對實驗教師的重視,轉變師資隊伍的教育觀念閻,組織學習、安排進修交流、培訓等,拓寬知識面,增強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業(yè)務水平,提高實驗師資技術隊伍建設。組織學生對實驗教師進行評教,對實驗教師形成一種監(jiān)督。
4.2建立科學的實驗考核體系。
實驗教學考核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程度和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實驗考核體系應改變傳統(tǒng)的以實驗數據為依據的考核方法,將筆試、口試和操作性考核有機地結合起來。實驗考核根據所用時間、有無錯誤操作、線路正確與否、實驗步驟的完整性等進行評分,真實反映學生實際操作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3加強實驗教師對學生的管理。
嚴禁出現缺課、遲到和早退現象。對學生不參加實驗學習,加大懲罰力度。比如實驗課占多少分值或不參加實驗課理論課不給成績等等措施,并且嚴格執(zhí)行。
5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電子技術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地位更加重要,而上課時間很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電子技術實驗室應該在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開放。因此,電子技術開放實驗室也應運而生,但必須建立完善的開放實驗室管理機制,確保在實驗內容、實驗時間、實驗方法、組織方式等方面實行開放式教學。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的實驗時間內,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彈性地選擇不同的實驗內容。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享受實驗帶來的樂趣岡,從而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適應社會的需要。
6結語。
總之,通過學校加強對實驗課的重視和加大對實驗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力度;通過實驗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yè)背景和學習能力合理安排內容;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生的知識融會貫通;通過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拓展教學空間。相信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及綜合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緊跟時代的步伐,成為社會更具綜合實踐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四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科學課教學目的中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其實創(chuàng)新潛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開發(fā)出來??茖W課應以實驗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索性的實踐活動,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廣闊的空間。
一、立足于做,突出實踐性
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教學。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發(fā)展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手做”。因此,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首先,要拓展實驗的內容,選擇學生生活實踐密不可分的小實驗,或配合課堂教學的系列實驗或補充實驗,或有趣味的和新穎的實驗等。其次,要拓展實驗的空間,所謂拓展空間就是將實驗由課堂向課外、教室向家庭、學校向社會延伸,其形式有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開放實驗室,建立家庭小實驗角等。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由于時間充裕、形式多樣,加上考慮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個性差異,因此更能有針對性地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開放實驗室就是在規(guī)定時間將實驗室向有志于開展科學小研究的學生開放,提供相關的實驗器材,放手讓學生開展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活動。這樣,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學生自主發(fā)展,并在寬松自如的氛圍中積極自主地進行動手實踐,或許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就在這不知不覺中點燃了。建立家庭小實驗角就是鼓勵一些有條件的學生在家中添置少量的儀器或準備一些實驗的代用器材,開展一些個人感興趣的、自己設計的小實驗,讓這些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實驗、去創(chuàng)新。
二、著重于思,注意啟發(fā)性
實驗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通過有效的實驗啟發(fā)性,努力將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或結果去激勵學生思考、分析。小學“科學課”中有許多實驗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不少內容又具有極強的啟發(fā)性,如“熱脹冷縮”“淀粉的蹤跡”等,這些實驗本身所呈現的新奇現象會吸引學生去認真觀察和動手實踐,同時也會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個實驗都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啟發(fā)性,增強實驗的啟發(fā)性,對學生感知、理解實驗現象無疑是有幫助的。做的過程伴隨著思維的過程,因此,增強實驗的啟發(fā)性可以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能極大調動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因此在強化實驗啟發(fā)性的同時,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啟發(fā)引導、點撥指導,在降低思維難度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也就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著眼于疑,強化探索性
疑問是汲取知識的原動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疑置惑營造問題情境,能啟發(fā)學生思考,并驅使他們通過實驗等方法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在探究的過程中,既要有的教師參與,更要有學生的反饋。教師的積極參與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是監(jiān)督學生探究的過程。而課堂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每一次探究都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反饋交流,從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更強的能力。。如五年級上冊《影子》時,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體和影子有什么關系?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證明,通過實驗,每個實驗小組測出的物體的長度和影子的長度的兩個數據,在匯總后讓學生分析、比較這些數據,從中可以發(fā)現所有的影子的長度和物體長度頂點連結圖相似,這時,學生又產生了疑惑這是巧合還是規(guī)律?教師繼續(xù)鼓勵他們研究。通過實驗、觀察,學生發(fā)現是太陽的位置的緣故。這樣為“太陽的位置在斜線的沿長線上”“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中鼓勵學生對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大膽地預測和猜想,因為預測和猜想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如牛頓所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
四、著力于放,體現自主性
要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發(fā)揮他們在實驗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他們學習的程式化、機械化傾向。給學生足夠的討論思考的時間,以及給他們足夠的實驗操作的時間。讓學生“真刀真槍”地搞科學小研究,“茶館式”的討論等,切不可形式主義走過場。學生在實驗中提出的問題,這說明是其進行深入思考的結果,也許在別人看來沒有問題或不成問題之處提出一些有新意的問題,這就是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現。
在課堂上,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關系,教師是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探究,這樣才會使孩子們身心得到徹底解放。因此,教師要打破常規(guī),要讓學生放開膽子活起來,課堂上應允許學生提出質疑,還可以隨時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在這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就會提高,主動探索真理的能量就會被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現代教學不僅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得,還重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更要重視學生獲到知識的探究過程。因此,教師應注重知道學生怎樣去自行探索知識的方法,讓其在不斷的實踐鍛煉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新的條件,營造寬松的實驗環(huán)境。如果學生實驗沒有材料,那么創(chuàng)新活動就是空中樓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就是紙上談兵。所以教師應將有關資料提供給學生,讓其自由支配,同時,給其一個寬松的實驗環(huán)境,讓他們無拘無束地自由發(fā)揮。一切創(chuàng)造都源于實踐。學生是科學課堂的主人,是科學探究活動的主體。因此,在科學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親手操作實驗器材,用各種器官去感知實驗現象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在實驗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而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挫折和失誤,而這些挫折和失誤會給他們造成一些心理障礙,會影響他們的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中,要允許他們犯錯誤,鼓勵他們敢于嘗試,不怕失敗,讓他們無拘無束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論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五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形象、直觀、有趣,對形成概念、啟迪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傳統(tǒng)的驗證性演示實驗多數距離學生較遠,可觀察性差,現象不明顯,教學效果并不好,特別是有些演示實驗現象瞬間即逝,若不認真、仔細地進行觀察,學生就無法觀察到實驗現象。從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來看,實驗教學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逆向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主要采用驗證式,這種實驗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阻礙了學生的想象力,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無法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因此,我認為,只有采用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才能克服傳統(tǒng)實驗教學的不足,進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共同提高的實驗環(huán)境,具體而言,實驗環(huán)境主要包括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兩個方面:硬環(huán)境是指實驗設備的開放,軟環(huán)境指實驗室管理制度、場所的配套。
一、開放實驗器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完成實驗的速度必定會有快有慢,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廣大物理教師應采用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此模式要求在實驗過程中,先將學生按照實驗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等的不同分為若干組,同時鼓勵那些動手能力強,學有余力的學生幫助學困生一起完成更多的實驗,如在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時,教師應該先給學生提供玩具自行車、長木板、飲料瓶等形成資源共享,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設計并進行實驗,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實驗結論指導學生在小組間進行有序的交流,并選擇一兩組最佳的實驗方案實現資源共享。比如,有一個組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小孩爬桿問題,小孩向上運動,而摩擦力的方向也向上,說明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另一組設計的實驗是手握飲料瓶靜止的實驗,不但說明了手與飲料瓶之間存在的摩擦是靜摩擦力,而且說明了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經過大量的開放式實驗,學生得出了以下結論: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方向相反。通過這樣的親身實踐,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牢固,同時也對物理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將演示實驗變?yōu)閷W生實驗
對于一些設計簡單、操作簡單,同時又安全無危害的演示實驗,教師可將其變?yōu)閷W生的演示實驗,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如在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a、b、c3個大組,8個小組,并提供電源、滑動變阻器、導線、鐵釘、帶有鐵芯的螺旋管、大頭針等實驗器材。a大組有2個小組,教師可安排他們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去探究實驗,同時在改變電流的大小這一點上,一個組用滑動變阻器,一個組用電阻不變而改變電源電壓的方式去探究。另外,他們一組螺旋管內有鐵芯,另一組則沒有鐵芯,讓他們通過觀察吸引大頭針數目的多少來判斷磁性的強弱;b組有4個小組,教師可以安排他們用導線繞在鐵釘上自制電磁鐵的方式去探究,其中兩組用50匝,另外兩組用100匝,在電流不變的情況下,觀察吸引大頭針數目的多少,c組有2個小組,教師可安排其中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分別去做a、b組的試驗,最后在小組間交流討論得出結論。a組得出線圈匝數不變時,電流越大,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目越多;電流越小,吸引大頭針的數目越少;線圈匝數不變且電流相同時,有鐵芯時吸引大頭針的數目多,無鐵芯時吸引的少。b組得出電流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少時,吸引大頭針的數目越少;線圈匝數越大時,吸引大頭針的數目越多。c組則既有a組的結論,又有b組的結論。令學生驚奇的是,不同的方法竟然能夠得出相同的結論,并最終總結出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與電流的大小,線圈匝數的多少,有無鐵芯有關。接著,教師可以問一問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學生經過討論后回答:這是電流的熱效應。這一討論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課堂氣氛空前活躍,這樣的實驗課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教師有內容可教,真正實現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使學生的能力實現了螺旋式上升趨勢。
總之,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實驗場所,讓每組學生都能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來選取不同的器材,這樣的實驗不僅培養(yǎng)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每位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同時也讓每位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夯實了學生進行實驗的技巧、數據處理、誤差分析、故障排除等基本能力,為以后的探究性實驗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初中物理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六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學科。精心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獲得知識是提高小學科學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教學實踐證明,實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為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設計有吸力的實驗激發(fā)興趣。
在“光與色彩”單元中,“彩虹的秘密”一課講的是光的色散,即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從而可以解釋彩虹的形成。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生活體驗,如果照本宣科,沒有新意,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在教學時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盆涼水放在教室門口的陽光下,反射光出現在墻上,一晃一晃的,然后我拿一個比盆小一些的平面鏡放在水里。頓時,墻上出現了清晰的七色光帶。“哇——”學生們情不自禁地驚叫起來,他們從沒見過如此大、如此清晰的彩帶,興奮的心情溢于言表。我趁機提問七色光的排列順序,解釋形成七色光的原因,全班同學都聚精會神地聽,他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由此可見,依據教材內容設計有吸引力的實驗,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學習知識,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可謂一舉多得。
二、貼近學生實際選取實驗器材。
現今配套的科學實驗材料存在著一些不足,學生實驗時缺乏可操作性,不僅浪費課堂時間,更嚴重的是會挫傷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朱元正教授說過:“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眻猿钟蒙钪械钠鞑淖鰧嶒灒粩喔倪M課本中的實驗裝置,在生活的感性經驗基礎上學習科學知識,學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師應盡可能選取學生身邊的、結構性強的實驗材料,設計的實驗也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這課,教參建議教師出示一個系有細線的鉤碼,讓每組學生把鉤碼浸入水中,體驗鉤碼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并用自身的感受說明鉤碼受到了水的浮力。我們知道,一個50克的鉤碼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約0.1牛,用細線系著鉤碼后,手是否真的能清楚地感受到這0.1牛的差別呢?既然感受不準確,那這個感受和體驗浮力的活動還有必要嗎?基于這樣的思考,筆者在教學時,采用了在水桶中用手托舉裝滿醬油的醬油瓶來感受浮力的存在,效果非常好。有了這樣有效的體驗活動,學生發(fā)現物體在水中比在空氣中要輕,而變輕的原因就是受到了水的浮力,只要測出醬油瓶在空氣中的重力和在水中的重力,兩者相差的數據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這就為思考如何計算醬油瓶受到的浮力大小打下了思維基礎。因測力計測量范圍有限,再用鉤碼替代醬油瓶,可以順利地過渡到測量鉤碼。而通過認真測量一個鉤碼所受到的浮力,學生學會了如何測量一個下沉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為接下來探索下沉物體受到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實驗活動。
在實驗教學中,一味地教師演示實驗而不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但教師總讓學生跟著自己做,無法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只有讓學生根據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獨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經過多次失敗、成功的經驗總結才能形成能力。在“電和磁”單元研究電磁鐵的實驗中,學生發(fā)現:同樣的釘子,繞著同樣的線圈,為什么有的釘子帽是南極,有的釘子帽是北極呢?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去觀察、去實驗。通過觀察、實驗,學生會發(fā)現電磁鐵的磁極不同是因為線圈兩端連接電池的正負極不同(或線圈的繞向不同)。再如指導學生認識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系,也可以鼓勵學生分組做實驗。通過實驗,學生知道電池的節(jié)數、線圈的匝數與磁鐵的數量關系:串聯電池越多,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力越大。反之電磁鐵的磁力就越小。鼓勵學生動手實驗,不僅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還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思維,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充分放手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會有很大提高。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七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模式還比較傳統(tǒng).不符合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對部分院校進行調研之后,發(fā)現絕大部分高校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時,還是以板書教學為主、機房教學為輔。大部分教師認為,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高效地展開實踐操作。但是,其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就是實踐操作能力并不等同于理論知識水平,實踐操作可以加快學生對理論知識形成理解因此急需改革當前教學方式.深化微課教學的應用,提升教學水平。例如,在教學wodr文檔制作時,利用微課教學可以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根據教學實際而言,不少學生在教學完成后依然存在一些疑難點,比如自動生成目錄,文檔樣式調整等。因此,需要結合學生存在的學習難點對應地設計教學內容。其次,設計微課教學資源。進行微課教學資源設計時,需要遵循幾個方面的基本原則。第一,準確快速切入知識點,簡明扼要的概括出教學內容的重點知識,使學生能夠直觀認識到這些知識。第二,內容邏輯層次清晰,由淺入深,逐漸步人正題,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逐步形成掌握。第三,對知識進行總結,突出知識的核心內容以及和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系,強化學生理解記憶。再次,實際制作微課教學資料。根據學生存在的樣式調整及目錄生成的學習難點,教師可以針對性地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微課化。以自動生成目錄這一知識點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突出這部分知識的核心—目錄,然后提取課本中的關鍵內容,圍繞目錄逐一排列自動生成基本步驟。第一步點擊樣式,選定對應的序列,通過修改命令設置格式。第二步就是選定需要編輯的區(qū)域,對其進行樣式自定義和目錄生成。第三步是生成目錄,點擊需要插人生成目錄的位置,通過引用菜單選擇插入目錄,然后再對樣式和排序進行修改。第四步是在改動更新目錄時,通過引用菜單的更新目錄,即可實現。通過以上四步,就可以完成wodr文檔的目錄自動生成和更改。在制作微課教學資源時,教師就應該將這四個詳細的步驟通過幻燈片的形式進行組合,按照先后關系呈現出該點知識的重點。
3.2通過微課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環(huán)節(jié)本應分為三個,即預習、教學和復習。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預習環(huán)節(jié)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較為缺乏,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比較刻板,復習環(huán)節(jié)也沒有得到落實,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教學質量較低。因此,需要通過微課對當前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加強預習和復習環(huán)節(jié),改良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在微課教學資源制作完成之后,及時將其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微課資源進行預習,提前熟悉課堂教學內容。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微課資源.按照章節(jié)知識的邏輯層次,依次展開教學,逐一完成教學目標,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通過微課資源進行復習。微課對重點教學內容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在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微課資料進行復習,強化鞏固課堂知識。
3.3建立微課資源庫,升級教學活動。
微課資源時一種信息資源,其具有互動性。在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會不斷累積微課資源。教師可以將這些微課資源整合起來,建立微課資源數據庫。通過網絡,可以實現院校之間的互動交流,將各個院校的微課資源整合起來,就可以構成一個龐大的,促進教學活動不斷升級。比如.在教學excel表格制作時.存在不少技巧性的操作方法,不同院校的教師在制作微課資源時也有不同的側重。通過交互整合,就可以融合這些不同的優(yōu)秀方法,博采眾長,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逐步完善升級.能夠交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技巧.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水平。4結語微課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各類教學活動中正在逐漸普及。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而言,微課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普及應用并不是很廣泛。因此.需要正確認識微課教學的重要意義,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實際特點,深化完善微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八
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僅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和工具,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和知識的理解。隨著科技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不斷應用,微課形式成為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教學形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要靈活運用微課形式進行教學,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
一、微課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助于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微課可以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步調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有助于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與傳統(tǒng)的高校音樂教學模式不同,傳統(tǒng)的高校音樂教學中,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教學安排下進行統(tǒng)一學習,教學內容無法實現自由選擇,教學進度也必須要跟其他學生保持一致。微課形式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等方面具有更加明顯的效果。
(二)有助于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
微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信息技術中包含著大量的教學資源,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制作微課,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也就是說,學生在微課學習中能夠學習到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還能夠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有利于學生從各個角度欣賞音樂作品,獲得音樂技巧、音樂鑒賞能力等各方面的更好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音樂學習有效性的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微課教學形式與一般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不同,微課教學中,教師不需要對學生進行下場教學,只需要學生通過微課進行預習和學習,然后由教師進行從旁指導或者為學生答疑解惑即可。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需要花費更多的教學精力和教學時間就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還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學習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更好發(fā)展。
二、微課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微課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能夠挖掘更多的音樂教學資源,并實現教學資源的情境化,以情景教學的模式激發(fā)學生對微課音樂學習的興趣,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學習古典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情景設置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承方面,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能夠充分了解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風土人情等,加強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識和了解,切實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這樣的微課教學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
(二)加強對學生的節(jié)奏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音樂教學中,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節(jié)奏感訓練,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微課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也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訓練,讓學生提升音樂節(jié)奏感。在傳統(tǒng)的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節(jié)奏訓練方式為反復訓練形式。這種訓練方法不僅單一、枯燥,而且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經常會導致學生訓練的時間不足,效率也較低。微課形式的出現則能夠較好的改變這種現象。首先,微課教學的應用能夠不斷延長學生訓練節(jié)奏感的時間,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效率。其次,微課教學的應用還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幫助增強節(jié)奏訓練的形式感和變化感,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可以選擇音樂感較強的節(jié)奏訓練,提高學生節(jié)奏訓練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轉載自 m.sunshinestudy.com
(三)豐富微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微課擁有眾多的教學資源,包括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等。在傳統(tǒng)的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的音樂作品內容較少,資源也不夠豐富,導致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較為一般。微課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則可以實現不同種類、不同民族的音樂作品賞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音樂鑒賞,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此外,對學生來說,微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還能夠避免教學內容的單一和枯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利用微課進行高校音樂教學學習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的音樂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促進學生音樂學習效率的提高,并使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掌握到更多音樂學習技巧,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并有助于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校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要善于運用微課進行音樂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強對學生的節(jié)奏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豐富微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九
7年4月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大眾化普及,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微課作為網絡時代下的產物,不僅僅是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更體現了新環(huán)境下教育方式多樣化的可能性。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新的條件。
1微課內涵及其優(yōu)勢。
微課是以短視頻作為載體,以供教師對教學的重點知識或者難點問題進行記錄的形式。究其根源,微課是網絡時代下的產物,可以廣泛傳播,并且易于學生集中學習,其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形式,教學課例、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等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微課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來說,具有時間短、內容精、針對性強和可反饋等優(yōu)勢,通常一個教學視頻時長約5~8分鐘,最長不會超過10分鐘。微課的短時間特點促使教師將課堂教學內容精簡化,教師可以在幾分鐘內著重講解教學的重點知識或者是難點問題,知識點的聚焦有利于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反復的觀摩來發(fā)現自己教學的問題,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也可以針對視頻中的重點知識反復學習,鞏固自己對已有知識的掌握。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十
有機化學實驗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實驗課,是醫(yī)學、藥學、化學、化工、生命科學、環(huán)境科學等學科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之一。通過實驗課程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備熟練的實驗技能,而且還應當逐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有機化學實驗課教學,安排學時較少,實驗內容單薄且較為陳舊,只能使學生大體了解有機化學實驗,而遠遠達不到上述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校參考和比較了多所學?;瘜W課程開放性實驗教學的實施情況,開展了有機化學開放性實驗的教學,起到了較好的效果。本文結合我校有機化學開放性實驗教學的具體情況,介紹了實驗的安排與管理、實驗教學內容的一些具體實例以及對改革開放性實驗教學的一些思索。
一、實驗的安排與管理。
在每一個學期末,有機化學的任課教師根據實驗室可供使用的時間、儀器設備等條件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一些開放性實驗項目,實驗室匯總后在校園網上公布,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先報名,然后在相應的時間進入實驗室,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活動。我校開設的開放性實驗項目大體可以分為了解和學習使用新型儀器的實驗、教學實驗的擴展性實驗、與教師的科研相結合的開放性實驗這三種類型。
1.了解和學習使用新型儀器的實驗。
我校為藥學、化工等多個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現代有機合成儀器的使用”這一開放性實驗。在實驗課上由教師講解數字熔點儀、旋轉蒸發(fā)儀、集熱式磁力攪拌器、有機合成裝置等儀器的使用。然后由學生進行樣品熔點的測定,減壓回收溶劑等實驗操作。實驗時間約為3學時,實驗室一次性容納學生數約為20人。這一實驗與傳統(tǒng)的熔點測定、減壓蒸餾等實驗相比,使用了一些新型的儀器,學生積極性較高,因此報名參加這一類型實驗的學生人數最多。該實驗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幫助并不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抱著走馬觀花的心態(tài)來參與,不過也有學生反映這一類型的實驗對他們自己提出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很有幫助。
2.教學實驗的擴展性實驗。
我校為學生開設了“多種方法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堿”和“乙酸苯酯的合成研究”等開放性實驗。這些實驗可以認為是對“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堿”“乙酸乙酯的合成”等常規(guī)教學實驗的一種拓展。在“多種方法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堿”這一開放性實驗中,學生需要將普通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與教學中的直接升華法進行比較討論。在“乙酸苯酯的合成研究”這一開放性實驗中,學生需要比較乙酸酐與苯酚反應及乙酸酐與苯酚鈉反應這兩種常見文獻合成方法的優(yōu)缺點。大學各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參與這一類型的開放性實驗。這種類型的實驗相當于讓學生進行幾個較為簡單的文獻實驗,所需時間一般為10~20學時。
3.與教師科研相結合的實驗。
我校根據教師自身參與的一些科研課題開設了雙乙酸鈉的合成新工藝研究、芳基吡唑腈的合成研究、五方酸的合成研究等開放性實驗。在這些開放性實驗中學生不僅成為了教師的科研助手,而且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但限于實驗條件,一般一個實驗項目參與的學生只有5~10名,因為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學生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實際報名的學生數也較少。以芳基吡唑腈的合成研究為例,實驗過程包括低溫下2,6-二氯對三氟甲基苯胺的重氮化反應,重氮鹽與2,3-二氰基丙酸乙酯的取代反應,偶氮中間體在濃氨水作用下的關環(huán)反應等多個反應。實驗操作包括磁力攪拌、機械攪拌、萃取、洗滌、抽濾、重結晶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查閱一系列文獻,學習影響重氮化反應、吡唑環(huán)形成反應等反應的作用機理,并提出一些設想,在獲得教師的`許可后,動手進行實驗。在這一實驗中能夠提出一些較好設想并努力進行實驗的學生一般都將這部分工作作為自己畢業(yè)論文中的一部分,因此參與的學生多數為大三、大四的學生。這種類型的實驗時間安排較為靈活,實驗總學時為20~100學時不等。能完整參與這一類型實驗的學生往往在考研面試和用人單位招聘時得到主考官的青睞。
傳統(tǒng)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是教師講一下,然后學生“照方抓藥”,所選擇的實驗內容也受到學校的教學條件限制,新型的儀器設備、較長時間的多步合成這些都很難在常規(guī)教學中得到體現。這種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開放性實驗應當是由學生自己根據實驗題目的要求,獨立擬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技術路線,完成實驗過程,指導老師只負責對實驗方案進行審查,在實驗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啟發(fā)與引導,實驗完成以后對實驗結果和報告進行評定。但實際上一般高校的普通大學生根本不具備這種能力。即使是有機化學的研究生剛進實驗室時一般也只是先重復一些文獻實驗有能力越過這一階段直接去獨立設計和完成實驗的本科生在普通高校中為數不多。開放性實驗的實施也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生的能力水平相適應。
我校實施的這些開放性實驗難易不同,所需時間也不相等,因此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選擇空間,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也給了一些對有機合成有熱情、有天分的學生一個提高和表現自己的機會。這一做法切實可行,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的拓展和實踐技能的獲取以及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但這一工作的進行需要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不僅需要教師具有敬業(yè)和奉獻精神,還需要學校能提供相應的支持和鼓勵措施。一些有探索性實驗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科研水平。
我們對開放性性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證明是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不斷改進,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使開放性實驗教學能夠持續(xù)良好的發(fā)展下去。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十一
摘要:針對中醫(yī)藥院校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和微課的特點,嘗試把微課應用到醫(yī)藥物理實驗的教學中,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隨著互聯網技術高速發(fā)展,“互聯網+教育”時代已經來臨,極大地擴大了人們的信息量,提高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如何將信息簡化、取其精華已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這一趨勢反映在教學領域,就是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來激活課堂,從而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交流,使學生學習事半功倍,引導學生良好發(fā)展,很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的限制,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更是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已經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它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設計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碎時間、碎空間、碎知識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解決課時少資源不足質量差的問題[1,2]。主題突出、短小精悍和方向明確是微課最重要的特征,作者結合學生和微課的特點,探討了微課在中醫(yī)藥院校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十二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測量誤差、不確定度和數據處理”“物理實驗的基本訓練”“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隨著教學改革,物理理論課和實驗課學時都在不斷壓縮,對于中醫(yī)藥院校,由于受到資金投入和實驗教學條件的限制只能開設一部分實驗項目,所以將微課融入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微課的方式將實驗進行開放,有利于學生了解每個實驗,為物理實驗教學也開辟了新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tǒng)實驗教學的一種補充,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形成一種新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學時壓縮,一部分傳統(tǒng)高水準和經典的實驗很難開設起來,把這些實驗利用網絡仿真實驗及微課,能彌補教學資源不足,也可以豐富實驗內容,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微課主要以視頻為載體,教師講解,結合多媒體輔助和實物現場演示來完成,包括實驗原理和儀器的操作,會出現的各種現象及操作中要注意的問題,這些都可以利用微課直觀的表現形式詳細地進行講解,提前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身當其境地認識儀器的構造和原理,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目中有物。學生通過學習實驗講義,觀看微課音視頻,回答微課中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問題,提出未知的問題,尋找自己哪些地方不太理解,可以在實驗課堂上得以解決,在既輕松又需要不斷動腦思考的情況下,游刃有余地完成實驗任務,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二)利用微課實施課堂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依我校醫(yī)藥物理實驗課教學,一般通過分小組,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課堂實驗操作。學生開始做實驗之前,教師先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根據觀看制作好的實驗原理和儀器操作等微課音視頻內容來討論,并解決發(fā)現的問題和不理解的地方。實驗操作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與學生及學生之間隨時進行必要的交流溝通,共同來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實驗現象和存在問題,分析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幫助學生獲得可靠準確的實驗數據,但教師要合理把握課堂實驗的進度。這樣對學生的實驗操作、表格設計、數據記錄、誤差估算、結果判斷,充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使學生提升了對儀器操作的熟練度,加深了對實驗的理解,提高了實驗操作過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微課教學,除了根據已有的儀器和知識設計實驗,教師應該多搜集與實驗相關的資料,演示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特點,展示科技應用的延伸內容,挖掘實驗原理知識的拓展內容,精心提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其中,實施互動,積極鼓勵學生提問,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4]。
(三)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微課是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目標單一,方向明確,而醫(yī)藥物理實驗一般按照實驗原理、儀器、內容要求和注意事項分別講解,把他們分別制作成能把知識點講解透徹的不同視頻的微課上傳到網上或者生成二維碼發(fā)送給學生,學生通過微課平臺豐富的圖片、文字資料、音視頻,可以在線觀看微課視頻,也能快速地將其下載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終端設備,能清楚地了解到實驗的目的、原理、步驟、過程和注意事項,每位學生還可以充分地利用閑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思考,根據個人情況對不理解的地方反復多看幾遍,直至弄懂為止。從而能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等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時間有選擇地進行自主學習。有些實驗還能通過微課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堂上對學生在微課視頻學習中提出的問題集中解答,實時調整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和方法,引導學生對實驗知識進行深度認知和創(chuàng)新應用,增強實驗指導,提高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達到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短小精悍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對于中醫(yī)藥院校物理實驗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將微課應用于醫(yī)藥院校物理實驗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教師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深入了解學生、實驗內容、儀器使用及同類院校的教學,精心設計音視頻及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真正發(fā)揮出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中醫(yī)藥院校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小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篇十三
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面臨著一大難題,教學模式單一化。單一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從而導致學生計算機水平較差。在信息化社會發(fā)展中,很多崗位都需要無紙化辦公,都應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的整合和分析,如果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偏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擇業(yè)范圍。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務;為社會輸出人才,是高校的責任,所以,教師要根據時代的要求,進行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運用計算機的能力,從而達到更有效地教學目的。
一、微課的含義。
所謂微課是指按照新課標和教學時間要求,以視頻為載體,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微課主要以流媒體為介質對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解。課程講解之所以成為微課,主要取決于授課時長,授課方式,微課一般情況下為5-8分鐘,最長時長不超過10分鐘,授課主要以視頻或者課例片段進行教學。微課的特點有如下:教學時長較短、教學主題突出、針對性較強、情景教學更直觀等。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微課這種教學模式更以學生為授課中心,更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更能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學習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滿足了學生多樣性需求。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謂個體就會有差異性,在學習生活中當然也會存在個體差異,為了滿足學生多樣性的需求,教學設計就要注入新鮮元素,為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活力。微課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不僅課程內容豐富,更能用較短的時間直觀的為學生講解課程內容,這些特點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通過微課進行授課,更加直觀有效地講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學習知識面,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明確了教學的目標。微課通過視頻形式進行課程重難點的講解分析,這樣不僅課上能直觀具體,更能課下反復觀看學習,更能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印象。微課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突出講解重難點,更能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對教學目標進行直觀展示。
3.提高了零散時間利用率。在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fā)展,多媒體設備普遍存在人們生活中,手機、電腦等作為多媒體設備,更加使學習變得方便、靈活。微課視頻容量小,更加方便下載到手機或者電腦等設備上,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學生就能利用生活中的業(yè)余時間進行學習,對課堂重難點進行溫習。
1.將微課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結合。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想意識、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是教學的目標。在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微課對課程進行講解,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達到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結合生活進行設置,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以當下熱門的話題進行引入,比如熱播的電視劇,熱門的話題等。比如,教師在教授office辦公軟件的基本運用方式時,例如ppt中圖片的插入,就可以找一些當下最流行的圖片,比如當下熱播的電視劇《太陽的后裔》中的男女主角的圖片,這樣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能幫助學生加深教學印象,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天生具備好奇心,如果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設置一些懸念,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驚喜的教學情節(jié),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微課的設計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整合,這種迎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勢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將微課教學模式與常規(guī)的課程結構相結合。在接受新的教學方式的同時,也不能丟掉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未被淘汰,正能說明其存在的價值,在我國,數以萬計的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增加了知識容量,提升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結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融入微課教學手法,使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新模式結合傳統(tǒng),對學生進行教學輔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將微課教學評價與日常的考核制度相結合。檢驗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方式為評價,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微課的傳播形式主要是視頻,怎么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呢?這就涉及到學生的日常考核,沒有考核就沒有教學依據,沒有考核就無法正確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微課授課結束后,組織學生對計算機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在討論中進行疑難問題的解答。另外,教師可以針對性的舉辦競賽活動,通過競技比賽,采用優(yōu)勝劣汰制進行考核,這樣更能鼓勵學生學習計算機,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歷能力,同時也考察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學校和老師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給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學生在舞臺上得到才華的展示,以此形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生走入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微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改善高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微課教學,更加直觀幫助學生學習教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