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需要放慢腳步,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方向。寫總結(jié)需要注意語言的簡練和準確,避免使用太過復(fù)雜和晦澀難懂的詞匯和表達方式。這些范文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來總結(jié)并解讀了一些具體的主題或事件。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一
1、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2、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滿腹珠璣:璣:不圓的珠子;珠璣:比喻優(yōu)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學海:比喻文章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6、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7、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8、博覽群書: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9、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12、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13、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6、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17、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18、博學多聞: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19、學貫中西: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
20、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二
【解釋】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處】《詩經(jīng)·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成章?!?/p>
才高八斗。
【解釋】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p>
學富五車。
【解釋】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p>
滿腹經(jīng)綸。
【解釋】經(jīng)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出處】《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p>
博覽群書。
【解釋】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出處】《周書·庾信傳》:“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p>
文韜武略。
【解釋】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nèi)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wǎng)天羅。”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三
1、風流瀟灑:英俊有才華,氣度超脫。
2、晦跡韜光:晦、韜:隱藏;跡:蹤跡;光:指才華。指將自己的才華隱藏起來,不使外露。
3、才高運蹇:蹇:不順利。才學很高,但命運不好,無法施展才華。含懷才不遇之意。
4、八斗之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5、韜光韞玉:隱匿光采,韞藏寶玉。比喻隱藏才華,不露光芒。
6、議論英發(fā):指崇論弘議,才華橫溢。
7、韜光晦跡: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8、才華超眾:才華:表現(xiàn)于外的才能。才能遠遠超出一般人。
9、韜晦之計:韜:把才華隱藏起來;晦: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10、風流倜儻: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倜儻:卓異,灑脫不拘。
11、一代風流:風流:本指舉止瀟灑,富有才華。指創(chuàng)立風尚、為當時景仰的人物。
12、風華絕代: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
13、鋒芒畢露:畢露:完全顯露。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xiàn)自己。
14、掃眉才子: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
15、才華橫溢:才華:表現(xiàn)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shù)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16、韜光斂彩:收斂光采。比喻隱匿才華,無聲無息。
17、才高八斗:比喻人極有才華。
18、頭角崢嶸:頭角:比喻青年人顯露出來的才華;崢嶸:特出的樣子。形容年輕有為,才華出眾。
19、風華正茂:風華:風采、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fā)、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面貌。
20、宋才潘面:宋玉的才華,潘岳的容貌。比喻才華出眾,儀容俊美。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四
1、騰蛟起鳳: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2、八斗之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3、掃眉才子: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
4、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5、經(jīng)天緯地:經(jīng)緯:織物的豎線叫“經(jīng)”,橫線叫“緯”,比喻規(guī)劃。規(guī)劃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做十分偉大的事業(yè)。
6、人杰地靈:杰:杰出;靈: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qū)。
7、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8、七步成詩:才思敏捷,反應(yīng)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詩》。
9、鐵中錚錚: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11、詠絮之才:人們形容才女的專用詞。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jù)《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nèi)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理y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泊髳?,眾承許之?!焙笫莱7Q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12、見多識廣:識:明白。見過的多,明白的廣。形容閱歷深,經(jīng)驗多。
13、龍躍鳳鳴: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14、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15、蓋世無雙:蓋:壓倒,超過。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沒有人能比得上。
16、智勇雙全:又有智謀,又很勇敢。
17、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貌,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18、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19、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瞭,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瞭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20、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21、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22、卓爾不群:卓爾:特出的樣貌;不群:與眾不一樣。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一樣。
23、后起之秀:之后出現(xiàn)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人物。
24、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廳堂;室:內(nèi)室。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到達很高的成就。
25、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露鋒芒。
26、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27、出將入相: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
28、風華絕代: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
29、無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30、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31、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32、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我,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33、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34、錦心繡口:錦繡: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形容文思優(yōu)美,詞藻華麗。
35、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fā)的戰(zhàn)馬前起草文件,能夠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36、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識出眾的人。
37、超群絕倫: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能夠相比的。
38、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9、金玉滿堂: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40、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明白得多。對古代的事明白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41、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42、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43、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44、不一樣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45、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46、下筆成章: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47、德才兼?zhèn)洌旱拢浩返?;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zhì),又有工作的才干和本事。
48、陸海潘江:陸:晉朝陸機;潘:晉朝潘岳。陸機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長江。比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49、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50、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51、雄才大略:十分杰出的才智和謀略。
52、不櫛進士: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采的女人。
53、經(jīng)明行修:舊指通曉經(jīng)學,品行端正。
54、國士無雙: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55、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56、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57、棟梁之材:棟:脊檁,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五
1、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很有學問。
2、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3、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到不會厭煩的地步。
4、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5、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6、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7、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8、名滿天下:名:名氣,名聲,名譽;滿:布滿。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9、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10、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過的蠶絲,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1、學識淵博:指人的學識廣而深,往往也稱其為博學多才的人。
12、好學不倦:倦;厭倦。愛好學習,從不厭倦。
13、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經(jīng)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還求更好。
14、學富五車:形容人學識淵博,著作很多。"書"作動詞,就是"寫"的意思。
15、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焙髞砣藗儽惆选安鸥甙硕贰边@個成語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6、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17、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18、經(jīng)綸滿腹:經(jīng)綸:原指整理蠶線,理絲為經(jīng),編絲為綸,引申為規(guī)劃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學問。
19、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六
1、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2、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滿腹珠璣:璣:不圓的。珠子;珠璣:比喻優(yōu)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學海:比喻文章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6、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7、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8、博覽群書: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9、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12、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13、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6、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17、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18、博學多聞: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19、學貫中西: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
20、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21、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七
1、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很有學問。
2、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3、學而不厭:厭:滿足。形容很有學問的成語。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到不會厭煩的地步。
4、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5、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6、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形容很有學問的成語。也比喻勤學好問。
7、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8、名滿天下:名:名氣,名聲,名譽;滿:布滿。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9、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10、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過的蠶絲,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1、學識淵博:指人的學識廣而深,往往也稱其為博學多才的人。
12、好學不倦:倦;厭倦。愛好學習,從不厭倦。
13、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經(jīng)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還求更好。
14、學富五車:形容人學識淵博,寫作很多。"書"作動詞,就是"寫"的意思。
15、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來人們便把“才高八斗”這個成語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6、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17、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18、經(jīng)綸滿腹:經(jīng)綸:原指整理蠶線,理絲為經(jīng),編絲為綸,引申為規(guī)劃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學問。
19、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20、學富才高:學識淵博,才能高強。
21、書通二酉: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22、才貫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
23、學貫天人:釋義天人:天道與人世,自然與社會。有關(guān)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識都通曉。形容學問淵博。
25、才華橫溢:才華:表現(xiàn)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shù)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26、才德兼?zhèn)洌翰牛翰拍?。德:品德。備:具備。才能和品德都具備?/p>
27、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8、博聞強記: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29、博覽群書: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30、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31、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32、見多識廣: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jīng)驗多。
33、才氣過人:才:才能;氣:氣魄。才能氣魄勝過一般的人。
35、遠見卓識:有遠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見解。
37、飽學之士: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38、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詞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八
天才是不足恃的,聰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順手揀來的偉大科學發(fā)明是不可想象的。下面是對待學問態(tài)度的成語,歡迎參考閱讀!
不愧下學愧:慚愧。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鉅學鴻生學識淵博的人。
品學兼優(yōu)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yè)都很優(yōu)秀。
飽學之士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學多聞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才疏學淺疏: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道山學海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調(diào)嘴學舌調(diào)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篤實好學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篤信好學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yè)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篤學不倦篤學:專心好學;倦:疲倦。專心好學,不知疲倦。
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九
1、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2、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3、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到不會厭煩的地步。
4、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5、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6、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7、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8、名滿天下:名:名氣,名聲,名譽;滿:布滿。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9、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10、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過的蠶絲,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1、學識淵博:指人的學識廣而深,往往也稱其為博學多才的人。
12、好學不倦:倦;厭倦。愛好學習,從不厭倦。
13、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經(jīng)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還求更好。
14、學富五車:形容人學識淵博,著作很多。"書"作動詞,就是"寫"的意思。
15、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來人們便把“才高八斗”這個成語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6、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17、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18、經(jīng)綸滿腹:經(jīng)綸:原指整理蠶線,理絲為經(jīng),編絲為綸,引申為規(guī)劃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學問。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十
1、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3、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4、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5、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6、通文達理:謂有學問懂道理。
7、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8、不學無術(shù):學:學問;術(shù):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lǐng)。
9、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10、不學無識: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十一
1、七步之才:形容才思敏捷。
2、通材達識:指博學多才、見識練達的人。
3、文獻之家:指博學多聞、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4、宿學舊儒:指老成博學的讀書人。
5、超俗絕世: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6、高才大學:高才:才能杰出。大學:學識淵博。才能高超,學識淵博。
7、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8、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9、噴珠吐玉:嘴里噴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10、倒背如流: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11、滿腹詩書:比喻博學多才,知識豐富。
12、一目十行: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13、談天論地:談?wù)撎煳牡乩怼P稳莶W多識。
14、青藜學士:指博學之士。
15、名滿天下: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16、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17、學界泰斗:一般用來稱頌德高望重的,因其卓越成就、高尚品德、精深修養(yǎng)而為眾人敬仰的杰出人物。
18、博學多聞: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19、噴唾成珠:唾:唾沫。咳嗽出來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20、學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學。
21、一代楷模:一個時代的模范人物。
22、博物君子:指博學多識的人。
23、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24、博大精深: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25、通才練識:通才:學識淵博的人。指博學多才,見識練達。
26、君子不器: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種器皿。君子博學多才,可勝任各種工作。
27、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28、學貫中西: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
29、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30、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十二
1、騰蛟起鳳: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2、八斗之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3、掃眉才子: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
4、就正有道: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5、經(jīng)天緯地:經(jīng)緯:織物的豎線叫“經(jīng)”,橫線叫“緯”,比喻規(guī)劃。規(guī)劃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做十分偉大的事業(yè)。
6、人杰地靈:杰:杰出;靈: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qū)。
7、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lǐng)。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8、七步成詩:才思敏捷,反應(yīng)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詩》。
9、鐵中錚錚: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11、詠絮之才:人們形容才女的專用詞。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jù)《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nèi)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理y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泊髳?,眾承許之。”后世常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12、見多識廣:識:明白。見過的多,明白的廣。形容閱歷深,經(jīng)驗多。
13、龍躍鳳鳴: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14、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15、蓋世無雙:蓋:壓倒,超過。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沒有人能比得上。
16、智勇雙全:又有智謀,又很勇敢。
17、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貌,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18、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19、酒酸不售:酒已經(jīng)變酸瞭,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瞭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jīng)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20、通文達禮:謂有學問懂禮儀。
21、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22、卓爾不群:卓爾:特出的樣貌;不群:與眾不一樣。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一樣。
23、后起之秀:之后出現(xiàn)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人物。
24、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廳堂;室:內(nèi)室。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到達很高的成就。
25、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露鋒芒。
26、載酒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27、出將入相: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
28、風華絕代: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
29、無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30、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31、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32、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我,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33、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34、錦心繡口:錦繡: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形容文思優(yōu)美,詞藻華麗。
35、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fā)的戰(zhàn)馬前起草文件,能夠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36、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識出眾的人。
37、超群絕倫: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能夠相比的。
38、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9、金玉滿堂: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40、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明白得多。對古代的事明白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有篇十三
1.飽學之士: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2.博大精深: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3.博而不精: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4.博而寡要:學識豐富,但不得要領(lǐng)。
5.博見洽聞:博、洽:廣博。廣知事物,學識豐富。
6.博覽古今: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形容學問淵博。
7.博覽五車:指讀書多,學識淵博。
8.博識多通:博:廣博。識:學識。通:精通事理。指學識廣博,精通事理。
9.博識洽聞:見多識廣,學識博大。
10.博通經(jīng)籍: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jīng)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