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對過去的努力和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以便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zhàn)。編寫一篇完美的總結(jié)需要先回顧過去的經(jīng)歷和成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huán)保小貼士,希望大家能共同保護地球家園。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一
xxx: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一線天,舊時步行需來回涉水踏石過溪,并在亂石中淌水行走,故而這一帶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腳不干”。
新中國成立后,景區(qū)管理部門已建起數(shù)座小橋,整修成一條平坦的水泥游山道。沿途兩岸瀑布轟鳴,山鳥吟唱,野花點染,怪石崢嶸,山道曲曲彎彎,隨著溪流峰回路轉(zhuǎn),頗有“曲徑通幽”之感。
黑龍江棧道穿過峽谷,長130米,回廊宛轉(zhuǎn),路面整潔,平坦安穩(wěn)。峭壁上還殘留著無數(shù)洞眼,為昔日憎人架設(shè)棧道所遺。
據(jù)1976年出版的《峨眉山》介紹說:“過去,棧道險窄簡陋,游人時有墜落?!?/p>
80年代初,當(dāng)代著名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游覽清音閣、洪椿坪后,在《峨眉道上》一文中感嘆道:“人們依然稱此為‘棧道’,這也很好,讓人們走在堅固橋梁上,莫忘古代攀越棧道之艱險?!?/p>
進入峽谷、踏上棧道,昂首望去,兩面險崖絕壁,斜插云空,高200余米,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逢中劈開,透過疏藤密蔓,枝梢葉尖,露出藍一線,約寬3米,最寬5米,故此景名“一線天”。
游者到此,仰瞻大自然畫出的這一道永恒的風(fēng)景線,欣賞它詩意極濃的含蓄美,無不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二
來敬香祈福吧!這里是四大佛山之一,也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山中眾多的寺廟,讓這里充滿了佛陀的氣息。也許是粘了靈氣的緣故,山中的景色也是極美的,四季各有美景可看。此外,山中的猴群,那是出名的兇悍。
峨眉山景區(qū)隨海拔不同,分為低中高三個區(qū)。清音閣以下為低山區(qū),植被茂密,氣候與平原無異;清音閣至洗象池為中山區(qū);洗象池以上為高山區(qū),山上需攜帶保暖衣物。山中主要寺院和景點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九十九道拐、金頂?shù)取?/p>
游玩峨眉山,主要有兩種方式:徒步、乘車。全程徒步的話,約需2—3天,需要極好的體力;乘車比較輕松,報國寺、五顯崗、萬年寺、雷洞坪都有停車點,從山下乘觀光車可直達雷洞坪,之后步行至接引殿后,乘坐金頂索道直達山頂,往返一天足矣,不過會錯過一些經(jīng)典風(fēng)光。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三
xxx:
hi,大家好,患有大家來到峨眉山,我叫王顥儒,大家可以叫我王導(dǎo)。
峨眉山上有一個傳說:這里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聽說來這給她上香,就能長命百歲,好運連連,心想事成,所以,大家來這里一定要給她上香,就可以得到幸福了。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山頂了,大家抬頭往上看,看見那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寺廟沒,那就是金頂,就在那上方有一座普賢菩薩的雕塑,她有四種表情的臉,分別是笑、生氣、祝福、幸福,這四種表情。
“笑”指你一生開開心心,沒有煩惱的日子。
“生氣”指永遠沒有笑容,都是憤怒,很刺兒。
“祝?!敝敢簧\氣好,長命百歲,壽比南山。
“幸福”指一生安全,運氣好,心想事成,快快樂樂。
現(xiàn)在我的講解結(jié)束了,請大家自行游覽,不要喧嘩,不要亂扔垃圾,請尊重他人。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四
近代詩人趙樸初詩;“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云海作舟浮”。
峨眉山觀日出,浩瀚壯闊,綿綿的云朵悄悄地將朝陽托起。北宋詩人蘇東坡詠道:“秋風(fēng)與作云煙意,曉日令草木姿。”有的說:這朝陽的溫馨育著山川草木;有的說:這陽光照亮了巴蜀大地;有的說:我伴隨著日輪,游在浩無邊際的太空。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nèi),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位于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一個集自然風(fēng)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岳型風(fēng)景名勝區(qū)。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佛光是峨眉山最壯觀的奇觀。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79、3米。全山山勢巍峨俊秀而又樹木蔥蘢,有“雄秀”之稱。因為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里,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以輕松登臨,在極頂俯瞰萬里云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云?!薄ⅰ胺鸸狻焙汀笆簟彼拇蠼^景。峨眉山山上共有小佛寺數(shù)十處,寺內(nèi)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文物。許多篤信佛教的老人不辭艱苦,一步一歇,歷經(jīng)十?dāng)?shù)日始上山頂。峨眉山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五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
地勢陡峭,風(fēng)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
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
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jié)隊向游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
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峨眉山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
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
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峨眉山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發(fā)"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嘆。
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
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清代詩人譚鐘岳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為十種:"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fēng)"、"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峰晴云"、"圣積晚鐘"。
現(xiàn)在人們又不斷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云、接引飛虹、臥云浮舟、冷杉幽林等。
峨眉新十景為: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
無不引人入勝。
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回路轉(zhuǎn),云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
春季萬物萌動,郁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
觀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云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
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嘆。
峨眉山山區(qū)云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
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坡度較大,氣候帶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 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
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qū),約有半年為冰雪覆蓋,時間為10月到次年4月。
峨眉景區(qū)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氣候特征。
清音閣以下為低山區(qū),植被蔥郁、風(fēng)爽泉清,氣溫與平原無大差異,早晚略添衣著即可。
清音閣至洗象池為中山區(qū),氣溫已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備足衣物。
洗象池至金頂為高山區(qū),人行云中,風(fēng)寒雨驟,氣溫比山下報國寺等處低約12℃左右。
山上為游客準備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
峨眉山中間有一條"界線",山下被稱為"陽間",山上被稱為"陰間"。
積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條界線的位置。
因此,游人在金頂時時常會聽見雷聲,但只有"陽間"在下雨,"陰間"不會下雨。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
地勢陡峭,風(fēng)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
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境內(nèi),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
峨眉山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
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
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發(fā)“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嘆。
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
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清代詩人譚鐘岳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為十種:“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fēng)”、“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峰晴云”、“圣積晚鐘”。
現(xiàn)在人們又不斷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云、接引飛虹、臥云浮舟、冷杉幽林等。
峨眉新十景為: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
無不引人入勝。
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回路轉(zhuǎn),云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
春季萬物萌動,郁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
觀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云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
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嘆啊!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我姓郝,大家可以叫我郝導(dǎo)。
我們今天要參觀峨眉山。
峨眉山因為佛教而聞名天下。
首先來講一講峨眉山四怪。
峨眉山的第一怪是蚯蚓可以當(dāng)褲腰帶。
峨眉山的蚯蚓很長,下雨后就爬出來。
第二怪就是峨眉山的青蛙會彈琴。
你們相信嗎?其實是青蛙發(fā)出的聲音很像古箏。
峨眉山的落葉會飛,那是峨眉山的的第三怪:枯葉蝶,它長的很像落葉。
峨眉山的猴子當(dāng)豬賣。
峨眉山的猴子呀,可胖了,因為它們吃了太多 的零食。
現(xiàn)在我再介紹一下峨眉山的佛教:萬年寺。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始建于東晉元熙二年,當(dāng)時叫普賢寺,宋代改名為白水普賢寺。
明萬歷二十八年建無梁磚殿,第二年竣工,改名為圣壽萬年寺。
萬年寺是慧持為他母親修建的。
最后,我要來說一下猴山。
猴山在峨眉山也是出了名的。
進了猴山就要小心了,不要讓猴子偷了東西呀!也要小心被猴子抓傷了。
每天都有人被抓傷,所以要提高警惕。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六
報國寺景區(qū)為峨眉山低山區(qū),海拔550-1000米,氣候溫和,林木蔥蘢,寺廟相對集中,人文景觀豐富。有著名的報國寺、伏虎寺等古代建筑;有珍貴的華嚴銅塔、圣積銅鐘等佛教文物;有“蘿峰晴云”、“大峨山潮”等奇特的自然景觀;有枯葉蝶、風(fēng)蝶等珍稀動物和桫欏、楨楠等珍稀植物。景區(qū)內(nèi)有星級賓館紅珠山賓館、峨眉山大酒店、雄秀賓館、金葉賓館以及休養(yǎng)所、林業(yè)招待所,還有整潔、衛(wèi)生、幽靜、舒適的私營旅舍。郵電通訊設(shè)施先進,交通暢達,車輛方便,是旅游觀光、休閑療養(yǎng)、各種會議、商貿(mào)洽淡的最好去處。
我身后這座“天下名山”牌坊,于1993年4月重建。正額“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題寫;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手書。牌坊高17.8米,寬22.2米,四列三跨,采用銅筋混泥土結(jié)構(gòu)的仿木建筑形式。飛檐翹角,古樸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風(fēng)格,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牌坊兩側(cè),古榕相襯,雄偉壯觀;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整齊蔥郁,宛如儀仗隊恭迎佳賓。從這里向縱深望去,蘿峰嶺、虎頭山,層層疊翠,祥云繚繞。朋友,神秘的仙山近在咫尺。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峨眉山佛教協(xié)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這里寺周楠樹蔽空,紅墻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裊裊,磬聲頻傳。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七
大家早上好!我是旅游公司的王導(dǎo),歡迎來到我們四川天府之國——峨眉山,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希望大家在這里度過一個難忘而又歡樂的一天。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今約兩千萬年前地殼演化史上的喜馬拉雅運動,造就了地球上最年輕的喜馬拉雅山,同時也造就了宏偉的峨眉山。峨眉山核心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其地質(zhì)地貌獨特,生物土壤氣候垂直帶明顯,形成繁多的動植物種類和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加之人文歷史悠久,宗教文化深厚,內(nèi)涵豐富,構(gòu)成了峨眉山“雄、秀、神、奇、幽”的特色,素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zhì)博物館”、“仙山佛國”之稱,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贊譽,難怪明代詩人周洪謨在詩中贊美: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p>
峨眉山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就起先著名于世,被稱為“蒙山之首”。漢晉辭賦中起先出現(xiàn)峨眉之名,我國地理學(xué)奠基人之一北魏的酈道元在其聞名的《水經(jīng)注》中云: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清澄,望兩山相峙如蛾眉焉?!薄蛾鶠榭ぶ尽访枥L得更加繪聲繪色:“此山云鬟凝翠,鬢黛遙妝,真如螓首如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因用于山名,故后世諧音為“山”字旁的“峨眉”,峨眉山的名稱也許就由此而來??h以山為名,隋開皇十三年(也就是公元593年)置縣時,稱峨眉山所在地為峨眉縣。
峨眉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供奉普賢菩薩著稱。目前,全山有僧尼約300人,大小寺廟近30座,聞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清音閣、華藏寺等,寺中常年香火不斷,香客不絕。秀美的自然風(fēng)光、悠久的歷史遺存、神奇的佛門文化。
首先我?guī)銈儏⒂^報國寺景區(qū),這里有許多古代的建筑,寺廟相對集中,人文景觀豐富,位于峨眉山的低山區(qū),而且交通特別便利。
一會兒我會帶大家去一線天、猴山,最終去金頂。這就是一線天,兩邊高懸,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叫一線天。
接下來我介紹給大家的就是猴山,那里的猴子非常懶散,會搶游客手里的零食、水果、相機……穿裙子的小姐請留意,這里有一種流氓猴,會揭小姐的裙子哦!有愛好的還可以跟猴子一起合影。
接著我們?nèi)プ鞯郎辖痦敚袢占偃缒阈疫\的話,就可以看到佛光,佛光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個傳聞。那是幾千年前的事了。從前有個叫蒲公的人,他每天上山采藥,熬藥給那些有病的苦難人喝,讓菩薩看到了,菩薩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動了,給予了她華蜜,以后人們就把能望見佛光當(dāng)作一種祥瑞的象征。并且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頂祥光“。我們游玩了整個峨眉山,你們應(yīng)當(dāng)對峨眉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們有機會再來到峨眉山游玩吧!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八
“峨眉天下秀,青城處處幽?!辈恢来蠹也鲁鰜砹藛?知道我們今天將要去哪里嗎?對了,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的峨眉市,它因為自己特有的秀麗聞名天下。很多文人墨客都對它暫不巨口。唐代詩人元稹曾經(jīng)說過:“錦江滑膩天下秀”,南宋詩人范成大說過:“三峨之秀甲天下”。今天各位朋友來到這里游覽,真的是不虛此行。
大家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峨眉山。你可以看見四周一片蔥綠,感受到從山谷流淌出來的`風(fēng),淡淡的,輕飄飄的。風(fēng)飄過茂密的森林,發(fā)出了“瀟瀟”的聲音,有點像海岸邊的潮聲。
向前走,大家是不是聽到了“嘩嘩嘩”的聲音?你們睜大眼睛仔細看,那是一條清水石澗,泉水碰到了石頭上面,發(fā)出了“嘩嘩嘩”的聲音。陽光被岸邊高大的樹木擋住了,水都變成了淡淡的綠色。
前面就是著名景點“一線天”,我們抬起頭,可以看到高高的山就像是被一把鋒利的斧子劈成了兩半,變成了懸崖絕壁。如果我們站在上面,一定會有目眩心驚的感覺。
今天大家很幸運,看到了峨眉山的猴子。猴子的調(diào)皮都出了名的。在這里還發(fā)生過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個調(diào)皮的猴子看見游客拍照感覺很有意思,趁著這位游客不注意,一下子將他的相機搶跑了,最后把相機掛在了樹枝上,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
你看這些猴子在樹上面你追我趕,你跑我跳,一分鐘也閑不住。它們在樹上真的是來去自如,輕松愉快。
好了,今天我們的峨眉山之游就到此結(jié)束了。大家現(xiàn)在自由活動三十分鐘。三十分鐘之后到停車場的大巴集合,我們?nèi)ネ乱粋€景點。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九
xxx: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西距峨眉山市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于1996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佛教圣地華藏寺所在地金頂(3079.3米)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點。
峨眉山以其“雄、秀、神、奇、靈”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蜚聲中外,明朝時曾經(jīng)是中原九大名門正派之一峨眉派的地盤。主峰金頂絕壁凌空,有世界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賢;世界最大的金屬建筑群,金殿、銀殿、銅殿氣勢雄偉;世界最壯麗的自然觀景臺,可觀云海、日出、佛光、圣燈、金殿、金佛六大奇觀。峨眉山是人類文化的寶庫,文化遺產(chǎn)極其深厚,是中國佛教圣地,被譽為“佛國天堂”,是普賢菩薩的道場。《雜花經(jīng)佛授記》中說到:“震旦國中,峨眉者,山之領(lǐng)袖”。唐代大詩人李白則有“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千古絕唱。
峨眉山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為峨眉的主峰。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有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峨眉山山勢雄偉,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景區(qū)由高、中、低三大主題游覽區(qū)組成。全山共有寺廟28座,景點分為傳統(tǒng)十景和新辟十景。傳統(tǒng)十景:“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fēng)”、“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峰晴云”、“圣積晚鐘”。峨眉新十景為: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在高景區(qū)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
觀日出、云海、佛光,令人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云濤滾滾;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中山區(qū)的清音平湖則是峨眉山自然景觀的代表。低山區(qū)的第一山亭和美食廊集中展示了峨眉山博大精深的人文文化和時尚休閑潮流。另外,靈猴是峨眉山的一大特色。憨態(tài)可掬又極通人性,見人不驚、與人同樂,成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觀。
文檔為doc格式。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十
親愛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育才旅行社的`陶xx,大家還可以叫我小陶。今天讓我來帶大家游風(fēng)景區(qū)“峨眉山”。希望我的講解可以讓大家在這次旅行中得到快樂。
下面,我說一下注意事項:一、不能隨便大叫,注意禮貌。二、下車時不能擁擠,注意安全?,F(xiàn)在,我們進入風(fēng)景區(qū)——“一線天”棧道。
前面高崖?lián)趼返牡胤奖闶前自茘{。大家不用擔(dān)心,中間有峽谷可以通行,白云峽兩邊石巖壁立,下面流水寒徹;頂上古木參天,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這是在七千萬年以來,由于地殼運動,使地殼迅速上升;河水強烈地下切,把這巖石切了個深槽。古時僧人來往過此;全靠在石壁上鑿巖穿孔,橫穿進木樁作梁,再在樁上面鋪橫木條當(dāng)橋板,人踏上去,棧道吱吱作響,上下閃動,夠人擔(dān)驚受怕的。1980年后,為方便游人通行,改建成了現(xiàn)在的鋼筋水泥預(yù)制板棧道。這樣雖不及古棧道原始風(fēng)味濃郁,但平坦寬敞,免去擔(dān)憂,便可盡情欣賞這里的自然美景了。出門在外,誰都希望旅途平安嘛。祝你平安!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jié)束了。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十一
在這里度過一個難忘而又快樂的一天。
峨眉山景區(qū)面積有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約有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被稱為植物王國、動物世界,還被詩人說成"峨眉天下秀",峨眉山到至今已有2300種動物了,其中也有很多又有品種,比如大熊貓、娃娃魚……首先我?guī)銈儏⒂^報國寺景區(qū),這里有很多古代的建筑,寺廟相對集中,人文景觀豐富,位于峨眉山的低山區(qū),而且交通非常方便。
一會兒我會帶大家去一線天、猴山,最后去金頂。
這就是一線天,兩邊高懸,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叫一線天。
坑下來我介紹。
給大家。
的就是猴山,那里的猴子十分懶惰,會搶游客手里的零食、水果、相機……穿裙子的小褲請注意,這里有一種流氓猴,會揭小褲的裙子哦!有興趣的還可以跟猴子一起合影。
坑著我們?nèi)プ鞯郎辖痦?,今天如果你幸運的話,就可以看到佛光,佛光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個傳說。那是幾千年前的事了。從前有個叫蒲公的人,他天天上山采藥,熬藥給那些有病的苦難人喝,讓菩薩看到了,菩薩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動了,賦予了她幸福,以后人們就把能看見佛光當(dāng)作一種吉祥的象征。并且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頂祥光"。
我們游玩了整個峨眉山,你們應(yīng)該對峨眉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們有機會再來到峨眉山游玩吧!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十二
這里便是峨眉山的入口處“龍門洞”。這一帶的巖體是極為寶貴的地質(zhì)標本。路邊這塊石碑,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64年7月命令峨眉縣人民政府把這一帶劃為“地質(zhì)剖面保護點”而立的。
這里谷底潭深水碧,古代傳說有龍居住,所以稱為龍門洞。以前這里飛瀑流泉,林深谷幽,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自然王國的領(lǐng)地日漸縮小,原始生態(tài)的身影向深山退卻,所以龍門瀑布的壯觀已成為歷史的記載。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峨眉山已被聯(lián)合國列入人類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而加以保護,為了我們能再次目睹龍門昔日的仙姿,也為了把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峨眉山這座綠島完整地交給我們的子孫后代,讓我們自覺地加入環(huán)境保護者的行列。
普賢船。
這里公路下面河心中的那塊巨大的奇石,長約35米,寬2.5米,其形狀酷似一首航船,它便是“普賢船”,當(dāng)?shù)厝税阉鼏咀鳌笆印?。別看它其貌不揚,可是大有來歷。傳說當(dāng)年普賢菩薩撐著這條滿載佛經(jīng)的船來到此地時,這里還是_一片,普賢菩薩搬書上岸后,為不讓海浪把船卷走,于是施展佛法,將船點化成此巨石,從此它便停泊在這仙山腳下了。明朝時期,曾有人在山崖上刻有“藏舟于壑”四個大字,便是說的這件事情。
良寬詩碑亭。
這座極為普通的跨溪鐵索橋,卻有著一段不平凡的動人的故事。傳說1820_年初冬,日本和尚良寬在日本的宮川海濱見隨海潮漂來一物,近前一看,原來是一段橋桁,上面有著一行醒目漢字:“峨眉山下橋’。良寬早已向往仙山佛國,于是心靈一動,吟詩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書法遒美且清心;分明峨眉山下橋,流寄日本宮川濱。
此詩既出,便在日本民間廣為傳誦,影響很廣。為了使中日兩國人民之間這一動人的故事成為美好的傳說永遠流傳下去。1990年8月,經(jīng)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批準,日中友好漢詩協(xié)會在樂山市和峨眉山市有關(guān)部門及峨眉山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在這里修建了良寬詩碑亭。同時修建了這道鐵索橋,以方便游人參觀。這便是日中友好漢詩協(xié)會會長柳田圣山題寫的亭額:“日中詩碑亭”。這是柳田圣山先生撰寫的碑文。它說明了詩碑亭的建造經(jīng)過,借此表達了希望世界和平,中日兩國人民友好萬年的良好愿望。
清音閣。
這便是清音閣有名的牛心石。你看這浪花四濺,水珠翻飛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你聽這動地的轟鳴聲,已經(jīng)持續(xù)了億萬年的歷史。沖擊這塊巨石的,便是黑白二水千古不斷的激流。左邊的這條江叫“黑龍江”,它發(fā)源于九老洞下的黑龍?zhí)?,?jīng)洪椿坪穿白云峽到此;右邊的這條江叫“白龍江”,它經(jīng)雷洞坪繞白水寺而來,兩條江上分別架有二道石拱橋,象兩道彩虹勾通左去廣福寺右上萬年寺的路徑。這樣如詩如畫的“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廣福寺。
清音閣的左邊便是廣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別院。這座寺廟初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重建?!皬V?!奔础皬V種福田”的意思。這座寺廟現(xiàn)在仍是清音閣的一座屬廟,若從報國寺景區(qū)而來,廣福寺就是進入清音閣景區(qū)的第一座寺廟。
牛心寺。
清音古剎背后這座山便是牛心嶺,嶺上便是牛心寺。牛心寺為唐代所建,初取名延佛寺,唐慧通禪師改為臥云寺。宋繼業(yè)三藏擴建更名為“牛心寺”。原先的寺廟因為某些原因現(xiàn)在已經(jīng)荒廢,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寺廟是1920_年圓照濟悟上人修建的。
“一線天”棧道。
前面高崖?lián)趼返牡胤奖闶前自茘{,大家不用擔(dān)心,中間有峽谷可以通行。白云峽,兩邊石巖壁立,下面流水寒徹;頂上古木參天,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這是在七千萬年以來,由于地殼運動,使地殼迅速上升,河水強烈地下切,把這巖石切了個深槽。古時僧人來往過此,全靠在石壁上鑿石穿孔,橫穿進木樁作梁,再在樁上面鋪橫木條當(dāng)橋板,人踏上去,棧道吱吱作響,上下閃動,夠人擔(dān)驚受怕的。1980年后,為方便游人通行,改建成了現(xiàn)在的鋼筋水泥預(yù)制板棧道。這樣雖不及古棧道原始風(fēng)味濃郁,便平坦寬敞,免去擔(dān)憂,便可盡情欣賞這里的自然美景了。
洪椿坪。
我們大家走到這里,就到了洪椿坪了。這里海拔1120米,周圍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黃心、夜合、紅回香、黑殼楠、潤楠等。植物群落結(jié)構(gòu)復(fù)雜,具有熱帶雨林的一些特性,是全球保存較完整的典型的亞熱帶原始的常綠闊葉林,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存價值,這便是有名的洪椿古樹?!肚f子》一書中載,此樹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是神奇的萬歲之樹,所以人們把洪椿當(dāng)作“樹神”。傳說歸傳說,似不可信,但根據(jù)植物學(xué)家認定,這里的洪椿樹確有一千年高壽。愿意當(dāng)壽星的,都來和這千年壽星合影留念吧,把它的祝福帶回你的家中。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十三
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天堂”、“地質(zhì)博物館”、“仙山佛國”和“世界峨眉秀”。難怪明代詩人周洪由衷感嘆:“為什么要下海找蓬萊?”
峨眉山山山多,山色壯闊,風(fēng)景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四季,十里不同日”之稱。讓我們領(lǐng)略一下峨眉山的秀美山川,旖旎的水和柔情。
首先來看十個甩了無數(shù)古人的場景。
我們首先來到了山里最大的寺廟,那里有四川省傳說中最大的青銅鐘——勝記晚鐘。據(jù)記載,這個鐘在夏歷的第二天晚上敲響,每次敲響持續(xù)一分五十秒,可以聞到雄壯的聲音,但仍然可以聞到押韻的聲音。
草豐竹美,谷流轉(zhuǎn),古南蒼翠,曲徑幽靜;這就是我們美麗的“羅風(fēng)清云”,“一塵不染三千界,萬法皆因十二因”,這是觸摸這個完美地方的好地方。然而“峨眉山十景勝”的“靈巖疊翠”古寺卻坍塌了,靈巖的大殿依然重重疊疊,密林掩映,晏丹一片翠綠。
和龍門石窟一起來到被稱為“水神圣而獨特”的印青亭。精致的亭臺樓閣居高臨下,黑白的水拍打著一動不動的牛心石。我們來看看龍門峽上天然的“九龍吐水”和“九龍游泳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和雄偉。
莊子曾說:“古有八百歲為春,八百歲為秋。”現(xiàn)在我們很榮幸地看到這些見證了歷史變遷、感受到自然魅力的古樹。
“雪初清,幽”,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大坪薛稷。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精彩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動情的《似池月夜》??吹剿鼈?,我們不禁贊嘆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來介紹一下峨眉山的精髓——金頂祥光。它包括壯麗的日出奇觀,俗話說:“不遷移到寒冷的地方,就知道世界是廣闊的”,這恰恰是它的偉大之處;還包括天氣壯麗、千變?nèi)f化的云海;神奇而神秘,圣潔會贏得佛光;還有一種神圣的燈叫“萬盞明燈對著溥儀”。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十個贏得了成千上萬好感的景點。
代表作《十方莆仙造像》凝聚了海峽兩岸藝術(shù)家的結(jié)晶,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然后,這些可愛活潑的‘小猴子’就是“峨眉山精靈”。他們貪玩,風(fēng)趣,極富人情味。他們看到人并不驚訝,和別人一起開心,這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峨眉山的最高峰——萬佛峰。在清晨或黃昏,我們有機會聽到簡單而莊嚴的“祝古鐘”,可以消除各種煩惱和雜念。
當(dāng)我們來到印青平湖時,我們不禁要贊美大自然的美麗和多樣性:樹蔭下,蟬鳴聲,山風(fēng),洗去所有灰塵的絲絲濕氣,山河的感覺,幸福的快樂!
接下來,我們將欣賞到文化底蘊深厚的“第一山亭”。精彩的“摩崖石刻”、秀甲瀑布、溫馨的“迎賓灘”、莊嚴典雅的“名山起點”、峨眉金頂...
欣賞完這些美景,你是否覺得自己還在意猶未盡?然后讓我們?nèi)ヒ恍└利惖木包c。
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四方”,但到底什么是“四方十方”?你應(yīng)該很想看。
400年18次地震,安然無恙。你應(yīng)該很想看看這座古建筑歷史上的奇跡。
海峽兩岸對峙危險如刀,懸崖聳立?!耙痪€天空”能給我們帶來曲徑通幽的感覺嗎?
在“西鄉(xiāng)池風(fēng)景區(qū)”過夜,在月圓之夜感受“夜月如池塘”,應(yīng)該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感覺。
還有雄偉的“胡夫寺”和傳說中的“水笙館”,一定會讓你沉醉不已,流連忘返。
另一處游覽地是“樂山大佛”,匯聚了樂山山水和人文景觀的精華,屬于峨眉山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也是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難怪被詩人譽為“山是佛,佛是山”!
四川峨眉山導(dǎo)游詞講解篇十四
報國寺景區(qū)為峨眉山低山區(qū),海拔550-1000米,氣候溫和,林木蔥蘢,寺廟相對集中,人文景觀豐富。有著名的報國寺、伏虎寺等古代建筑;有珍貴的華嚴銅塔、圣積銅鐘等佛教文物;有“蘿峰晴云”、“大峨山潮”等奇特的自然景觀;有枯葉蝶、風(fēng)蝶等珍稀動物和桫欏、楨楠等珍稀植物。景區(qū)內(nèi)有星級賓館紅珠山賓館、峨眉山大酒店、雄秀賓館、金葉賓館以及休養(yǎng)所、林業(yè)招待所,還有整潔、衛(wèi)生、幽靜、舒適的私營旅舍。郵電通訊設(shè)施先進,交通暢達,車輛方便,是旅游觀光、休閑療養(yǎng)、各種會議、商貿(mào)洽淡的最好去處。
1.“天下名山”牌坊。
我身后這座“天下名山”牌坊,于1993年4月重建。正額“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題寫;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手書。牌坊高17.8米,寬22.2米,四列三跨,采用銅筋混泥土結(jié)構(gòu)的仿木建筑形式。飛檐翹角,古樸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風(fēng)格,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牌坊兩側(cè),古榕相襯,雄偉壯觀;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整齊蔥郁,宛如儀仗隊恭迎佳賓。從這里向縱深望去,蘿峰嶺、虎頭山,層層疊翠,祥云繚繞。朋友,神秘的仙山近在咫尺。
2.報國寺。
出處 kaOyANMIjI.cOm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峨眉山佛教協(xié)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這里寺周楠樹蔽空,紅墻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裊裊,磬聲頻傳。此寺座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后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只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wèi),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剎。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此廟最初名“會宗堂”,明代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_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頭山下,取儒、釋、道“三教”會宗的意思。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為普賢菩薩,因為峨眉山是普賢道場;道教是廣成子,據(jù)說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過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輿,和孔子同時代,楚王請他去做官,他裝瘋不去,后來隱居峨眉山。會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時期儒、釋、道有過一段融洽的歷史。清初會宗堂遷至現(xiàn)址,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行僧聞達重修。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_年),根據(jù)佛經(jīng)中“報國主恩”的意思,御賜“報國寺”名,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暮春僧廣惠擴建。解放后多次維修,1986年又重建了山門。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lián)“鳳凰展翅朝金闕,鐘磬頻聞落玉階。”就是對報國寺這只“金鳳凰”圍景物的生動描寫。橫匾“普照禪林”和“普放光明”,同是一個意思:佛教稱峨眉山為“大光明山”,晝有神奇的佛光出現(xiàn),夜有萬盞圣燈來朝,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右邊“鶴駐云歸”,意為鶴停下了,云歸山岫,喻指清涼靜地,含有道家韻味。大門上的聯(lián)語:“獨思喻道,敷坐說經(jīng)?!鼻罢呤钦f靠自己的思維明白佛經(jīng)的道理,就是佛學(xué)講的“獨覺”境界。后句是說高僧大德鋪設(shè)好法座向弟子講經(jīng)說法。
第一殿為彌勒殿,供奉彌勒塑像?!皬浝铡笔谴缺囊馑?,他是菩薩,還沒有成佛。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僅次于佛。釋迦牟尼佛說,他滅度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才會重降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三次說法,廣度眾生。所以稱他為“未來佛”。門上這副對聯(lián):“看他皤腹歡顏,卻原是菩薩化相;愿你清心滌慮,好去睹金頂祥光?!鄙下?lián)描寫彌勒的形象,說他還只是菩薩;下聯(lián)是說祝愿所有游山者放一下切顧慮,一心一意登上金頂去看佛光。來峨眉山不上金頂睹佛光是一大遺憾,等于沒有到峨眉山。這里祝愿大家都登上金頂,佛光正等待著你們。再請看這副對聯(lián):“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無所不容?!边@是對彌勒菩薩的畫像,體現(xiàn)了他的性格,更突出了他寬容大度的高尚品德。聯(lián)語有很深的哲理,啟迪人們對人處世要心胸開闊,要有容人之量。
彌勒后殿供的是韋馱站像,背朝山門,面對大雄寶殿。韋馱是佛教的護法神,身穿胄甲,右手托山,左手按金剛降魔杵,修眉鳳眼,雙唇緊閉,威武剛強,正氣凜然。第二殿大雄寶殿,“大雄”是佛經(jīng)中說的“唯大唯雄”的意思,殿里供奉佛主釋迦牟尼金身彩飾坐蓮像。釋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紀后期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現(xiàn)在尼泊爾境內(nèi))釋迦部落凈飯王的兒子,俗稱喬達摩,名悉達多。由于那時社會的動蕩和人的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和煩惱,引起了悉達多的深思,因而出家修行,尋求解脫。經(jīng)過六年苦行,嘗盡千辛萬苦,最后又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禪思靜慮,終于徹悟大覺,成了佛??撮T柱上這副對聯(lián):“教演三乘,廣攝萬類登覺路;法傳千古,普度眾生證菩提?!薄叭恕笔欠鸾桃龑?dǎo)教化眾生達到解脫的三種方法、途徑。一般稱“聲聞”、“緣覺”、“菩薩”為“三乘”?!奥暵劇笔锹劮鹬暯?,斷見思之惑而人涅磐,為佛道中的最下根。“緣覺”是觀因緣無師自悟。“菩薩”即“菩提薩垂”,就是以佛道救眾生。這里可以將“三乘”概括為:他覺--自覺--覺他三種境界。整個意思是說:通過佛教的三種途徑,引導(dǎo)教化眾生走上覺悟之路,達到解脫的目的。再請看這副聯(lián)語:“秋月朗清空,五夜山風(fēng)獅子吼;菩薩開覺路,千年花雨象王宮?!鄙下?lián)是說峨眉山秋月朗朗,午夜山風(fēng)如佛在說法時果決無畏的聲音,這聲音就象獅子的吼聲。下聯(lián)是說普賢菩薩在峨眉山(象王宮)向四眾弟子講經(jīng)說法,開示覺悟之路,講得天花亂墜。還有一副聯(lián)語:“龍歸法座聽祥偈,鶴傍松煙養(yǎng)道心?!北闶菍ι介T那塊橫匾“鶴駐云歸”的最好解釋。釋迦佛的左龕是泥塑彩繪金身文殊菩像。文殊全稱為“文殊師利”,意為妙德、吉祥。他是眾菩薩之首,是智慧的化身,常協(xié)同釋迦牟尼宣講佛法。他和普賢菩薩一起,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菩薩。這副聯(lián)語就是對他的評價:“智鏡高懸施法雨;慧燈遍照應(yīng)群機。”把“智慧”二字嵌入聯(lián)中,意思是文殊菩薩用智慧潤澤眾生。右龕是地藏菩薩金身坐蓮像。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蘗沙”,譯為地藏,佛經(jīng)中說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托,要在釋迦佛滅度后,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于地獄、餓鬼、畜生諸道中的眾生。他發(fā)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副對聯(lián)就是贊頌他度脫沉淪決心的偉大精神:“圣愿宏深,欲使出冥清罪案;迷途覺悟,難教沉溺負慈恩?!?/p>
殿內(nèi)左右兩廂供十八羅漢。羅漢是佛的得道弟子,十八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隨行弟子。后龕內(nèi)供的阿彌陀佛像,阿彌陀佛又稱“接引佛”、“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登上石階便是第三殿七佛殿。請先看這副對聯(lián):“功德逾恒河,七寶莊嚴大千世界;層峰摩霄漢,三峨雄秀伯仲昆侖?!笔裁词恰肮Φ隆?就是做的好事,“恒河”是“恒河沙”的簡稱,“七寶”一般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這里泛指珍貴的材料?!按笄澜纭保鸾讨刚麄€宇宙。“霄漢”指云霄和天河。“伯仲”即兄弟,“昆侖”即喀喇昆侖山。整個意思是:用極珍貴的材料和高尚的法行美化了整個世界,其功德超過了印度恒河里沙的數(shù)量;大峨、二峨、三峨既雄且秀,層層山峰直插云霄,可與巍巍昆侖山媲美。
殿中供奉的是七佛,中間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其余六尊為過去佛,從右至左依次為: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牟尼佛、南無迦葉佛、南無毗舍佛、南無尸棄佛、南無毗婆尸佛。這七尊佛的塑造工藝稱“脫紗塑造”。這就是先塑好壞模,然后在坯模上面涂上漆,再用麻布、綢料一層層敷上,待干后脫去坯模,最后彩繪。具有體輕、防潮、防蛀、不裂縫、保存久等特點。這反映了我國古代塑造藝術(shù)的精湛。七佛皆盤腿坐蓮臺,體態(tài)勻稱,莊嚴肅穆,乍一看似乎形態(tài)都一樣,細細審視,表情各有變化,維妙維肖。佛教造像中,還很講究手的刻劃和塑造。手有各種姿勢,佛教稱為“印相”。你看釋迦牟尼佛,右手舉至胸前,拇指與中指相捻,其余三指自然舒展。
這一手印象征佛在說法,稱為“說法印”。其他六尊佛的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種手印表示“禪思”,使心安定,叫“法界定印”。體態(tài)、手勢和面部表情,都體現(xiàn)了佛的智慧、人格、道德皆完美無缺,至高無上。有朋友問,七佛蓮臺下的“小鬼”是什么意思?這有兩種解釋:其一,蓮臺又稱“金剛座”或“須彌座”,意思是佛的法座象“須彌山”(古印度傳說中的山名)那樣高大、堅實,座下塑造的是“金剛力士”,肌肉發(fā)達,面部猙獰,對邪惡起震懾作用;其二,釋迦牟尼佛度“六道”時,拯救出來的餓鬼,他們?yōu)榱藞蠓鸲?,都蹲在金剛座下,聽?jīng)護座。
這里還有一副禪聯(lián):“覺樹開曇花,三世諸佛,慈光普照大千世界同登彼岸;峨眉長靈芽,七尊如來,哀憐攝受億萬眾生共證菩提?!薄坝X樹”即“菩提樹”,“曇花”即“優(yōu)曇花”,為無花果類,這里指祥瑞之花?!叭婪稹奔催^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佛?!氨税丁奔础澳汀保褪欠鸾掏綀A寂。佛教認為人包括肉體和靈魂兩個部分,修成正果的人,死后靈魂不滅,要到另一個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办`芽”,泛指具有靈性的花木?!叭鐏怼?,即“真如”,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也就是循此真理達到佛的覺悟?!皵z受”,佛以慈心攝取眾生?!捌刑帷奔从X悟。整個意思是:菩提樹開著祥瑞的花,三世佛的慈光照耀著整個世界眾生,一起到達極樂境界;峨眉長著有靈性的植物,七尊如來佛哀憐接受了億萬眾生,幫助他們覺悟。左壁掛有“七佛偈”木屏四條,是我國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書,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左邊是“吟翠樓”,上懸蔣介石1935年在峨眉寫的“精忠報國”橫匾,右邊的客房,叫“待月山房”。
七佛殿后,以觀音菩薩塑像為主,結(jié)合歷史故事、民俗文化,塑造了一組群像。觀音又叫觀世音,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佛經(jīng)說,觀世音菩薩能顯現(xiàn)多種化身,說法救度眾生。你看他右手舉楊枝,左手傾凈瓶,婷婷玉立龍頭之上,左右金童玉女,飄然立于荷葉之上。金童旁是戒裝裹身的趙子龍,再旁為東、南天王,手執(zhí)琵琶、寶劍。玉女旁是美髯飄拂的關(guān)云長,再旁為西、北天王,執(zhí)傘、握蛇。另外還有“羅漢伏虎”、“蒲公采藥”,最高處是“唐僧師徒取經(jīng)像”。群像右側(cè)還有一龕,供奉漢白玉雕刻的藥師佛坐蓮像。藥師佛又稱大醫(yī)王,他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相傳他在成佛時曾發(fā)下十二大誓愿,愿除一切眾生疾苦,治無明痼疾,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
最后一殿為普賢殿。供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梵語為“三曼多跋陀羅”即普遍賢善的意思。普賢因廣修“十大行愿”,又稱“大行愿王”?!霸浮笔抢硐?,“行”是實踐。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所以將他供于最后一殿。殿門上寫著“金粟莊嚴便是菩薩住處;曇花燦爛照徹納子愛心。”意思是用金黃色裝飾的殿堂,是普賢菩薩的住處;優(yōu)曇花燦爛的光輝,照透了禪僧的愛佛之心。還有一副聯(lián)語:“普濟有情,愿王垂慈,宛向峨眉尋妙諦;賢德無量,眾生瞻仰,靈冥空寂悟禪心?!鄙下?lián)是說普賢菩薩在峨眉山留下慈悲,普遍幫助眾生求得解脫的真理;下聯(lián)是眾生瞻仰菩薩的無限賢德,在空靈寂靜時感悟參禪的清靜寂定心境。普賢殿樓上為“藏經(jīng)樓”,是保存經(jīng)卷的地方。
沿普賢殿石階而下,至七佛殿右側(cè),是峨眉山佛教協(xié)會,再下至大雄殿右側(cè),為新建的“祗園”,是接待國內(nèi)外佛教團體和講經(jīng)的地方。通過隔墻圓門,便是“花影亭”,里面有池有亭,有珍貴的花木。步入其中,勞倦頓清,心靜神安。再步出彌勒殿前,左有1993年新建的鐘樓、法物流通處,右有鼓樓和茶園。整個寺廟系典型的庭院建筑,占地60余畝,一院一景,層層深入,蔚為壯觀。佛教協(xié)會的許多大型法會都在這里舉行。這里接待過許多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以及外國名人、佛教團體。報國寺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xiàn)在請隨我到對面的鳳堡鐘亭參觀。
3.鳳堡鐘亭。
這里叫鳳凰堡,鳳凰堡周圍碑刻群列,有《我眉山全景圖》、《般若波羅密心經(jīng)》、康有為書的《十里桃花》、劉光弟書李白的《聽蜀僧浚彈琴》。還有何紹基、趙熙等名人的墨跡。沿之字形坡道上去,便見紅柱六角重檐鐘亭,亭額懸“圣積晚鐘”橫匾。“圣積晚鐘”原為“峨眉山十景”之一。今圣積寺已不存在,里面的銅鐘是明代嘉靖年間別傳禪師募資鑄造。高2.3米,唇徑2米,唇厚10厘米,重12.5噸,鐘唇為12缺荷葉形。該鐘曾懸掛在南門外的圣積寺內(nèi)。早晚撞擊,聲音宏亮,半夜撞擊,15公里內(nèi)也能聽見。佛教認為鐘聲可以“警醒頑愚”。聽見鐘聲可以自我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規(guī)正自己的行為。所以寺里的鐘頗有講究。這口銅鐘便是峨眉山的佼佼者,被譽為“巴蜀鐘王”,是一件很珍貴的文物。好了,現(xiàn)在請游客們前去伏虎寺參觀。
4.虎溪精舍。
從報國寺右,沿公路上行1公里就是伏虎寺。那座高大的木質(zhì)斗拱“伏虎寺”牌坊下面,有一條虎溪,水聲潺潺,迂回林中。溪上橫架著“虎浴”、“虎溪”、“虎嘯”三道廊橋。整潔的石級曲徑,將把你們引入密林深處。你們看,這片桫欏樹,是大型木本蕨類植物,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植物。由于地球歷史的變遷,桫欏幾乎全部毀滅,在峨眉山復(fù)雜地形的庇護下,這片桫欏樹得以保存至今。林間野花,送來陣陣芳香;溪中流水,奏出動聽的旋律。瞧!眼前紛飛的蝴蝶一晃就不見蹤影。啊,原來它停在樹枝上了,就象一片枯葉,使你不能辯認,這就是珍稀動物--枯葉蝶。過了“虎嘯”橋,便是一片楠林,濃蔭蔽天,高坡處矗立著“布金林”牌坊?!安冀鹆帧笔巧烁鶕?jù)佛經(jīng)故事取的。穿過牌坊就是“虎溪精舍”了,即伏虎寺。相傳寺為唐時開建的,宋紹興年間因這里有虎為患,士性和尚建“尊勝幢”以鎮(zhèn),從此虎患消除,故僧人將寺取名伏虎寺。還有一說寺后虎頭山形如伏虎,寺因山而得名。明末改為藥師殿,后毀于火。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重建,規(guī)模宏大,稱為入山第一大觀。
第一殿彌勒殿,中供彌勒塑像,左右兩廂為四大天王塑像,左邊為東方持國天王,手抱琵琶,次為南方增長天王,手執(zhí)寶劍;右邊是西方廣目天王,手握紅傘,次為北方多聞天王,手捏青龍。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四大天王手持四物,象征“風(fēng)調(diào)雨順”。彌勒殿后為韋馱塑像。
第二殿普賢殿,供普賢菩薩。背龕供阿彌陀佛立像。
第三殿大雄寶殿,游客們請靜一靜,殿中正在做佛事活動,做佛事念的詞和唱的腔,稱佛教音樂。你們閉著眼睛聽,這音樂悠揚、清靜、肅穆、莊嚴,似乎將把你帶入一種遠離塵囂的佛國凈土的境界。好了,現(xiàn)在我們觀看龕內(nèi)供的釋迦牟尼三身佛像?!叭怼睘椤胺ㄉ怼?、“報身”、“應(yīng)身”。法身是本來之身,報身是通過修持得到的名位,應(yīng)身是為適應(yīng)某種場合應(yīng)化成某種身份。
左龕供文殊,右龕供普賢。左右兩廂為十八羅漢。后龕供觀音菩薩。普賢殿和大雄殿構(gòu)成一個大天井,四周高樹籠罩,因山環(huán)林障,氣流回旋,屋面上無枯枝敗葉,整個寺院無塵無垢,干干凈凈,人們視為奇跡。故康熙皇帝親筆賜書“離垢園。大雄殿左邊為“御書樓”,清靜典雅,是珍藏皇家所賜經(jīng)卷的地方。右邊為“華嚴塔”亭。華嚴銅塔為元代紫銅鑄造,初為17層,今存14層,高5.8米,塔體內(nèi)外鑄有《華嚴經(jīng)》文和佛像4700余尊,為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是研究中國古代冶金藝術(shù)的精品。
在塔亭后面,有正在重建的羅漢堂,將塑500阿羅漢,以恢復(fù)原來的壯觀。
離羅漢堂不遠處有一蘿峰庵,亦名龍鳳庵,原是伏虎寺的靜室,現(xiàn)仍屬伏虎寺。庵中重塑了“西方三圣”,即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庵后修有“普同塔”,即安放僧人圓寂后所遺骨灰的地方。這里密林掩映,上有蘿峰嶺,每當(dāng)晴日即有淡云輕抹,形成一大景觀,故稱“蘿峰晴云”,為原“峨眉山十景”之一。5.善覺寺與伏虎寺相對的二坪山頂上,有一座幽靜的小廟善覺寺。上公路后,沿一條小坡道而上,一路草木蔥蘢,鳥唱蟬鳴,風(fēng)景獨好。傳為天皇在那里授道于軒轅黃帝,古又名授道臺。
善覺寺原名降龍院,明代萬歷年間道德禪師修建,與伏虎寺遙相呼應(yīng)?!敖谍垺?、“伏虎”本是顯示佛法為生靈除害的威力。但在封建社會,“龍”是帝王的象征。所謂“真龍?zhí)熳印?,“降龍”?dāng)然是犯諱的。由于康熙皇帝是崇佛的,他根據(jù)佛經(jīng)中“善哉!覺哉!”的意思,便親筆寫了“善覺寺”三字賜予住持元亨禪師。聰明的元亨恍然大悟,于是速制一道九龍鑲邊的“善覺寺”金匾,懸掛山門上,從此降龍院之名就廢了??滴踔篮?,又賜玉印一枚,印刻“普賢愿王法寶”;還賜詩二首,表示對佛門的仰慕。元亨則修了一座八角亭,將康熙畫像供于亭中。并植柏樹一棵,以謝皇恩。因此寺雖小而名聲大。經(jīng)修葺以后的善覺寺有殿宇三重:普賢殿、藥師殿、大雄殿,香火仍十分旺盛。
6.雷音寺。
由善覺寺下行合大路,再上行1.5公里,過解脫橋,登解脫坡,那座半邊虛腳樓房就是雷音寺。
雷音寺原名解脫庵,亦名觀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無瑕禪師創(chuàng)建,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說法,聲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峨眉山的寺廟多系明、清建筑,既保留了宮庭、官府、宅弟的某些建筑特點,又融進了民宅的建筑形式。這座小寺,居高崗,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廟建筑的正規(guī)格局,巧構(gòu)虛腳吊樓,建成一座精巧別致的民間小四合院式的廟宇,隱藏在郁郁蔥蔥的叢林之中。
寺無山門,第一殿為彌勒殿,第二殿為大雄殿,加上兩邊廂房,構(gòu)成一個天井。1991年,在大雄殿后新建了觀音殿,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這尊觀音像為柏楊木雕,高4.8米,胸前雙手合十,其余千手并伸,成_狀,莊嚴肅穆,別具風(fēng)格。
7.純陽殿。
雷音寺上行2.5公里,即純陽殿。此殿玲瓏古雅,后倚赤城山,前瞻金頂,可觀晴云雨霧。殿前古楠銀杏,遮天蔽日,即使酷署盛夏,亦無炎熱之感。此殿舊名呂仙行祠。所謂“行祠”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行宮,也可說成“別墅”。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四川御史衛(wèi)赫瀛創(chuàng)建,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四川監(jiān)察御史劉宗祥增修,改名為純陽呂祖殿,殿內(nèi)供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仙傳為唐時京兆人,曾來峨眉隱居綏山(二峨山)紫芝洞。紫芝洞前的純陽樓才是呂洞賓的主殿。相傳他先后在離宋皇坪授道臺不遠的千人洞、十字洞中也修煉過,故在此建起他的行祠。
清初,道士絕跡,道教的純陽殿由佛教的僧人接管,不過名稱仍叫“純陽殿”。山門上的那副聯(lián)語:“起大愿云周法界;如普賢行悟菩提?!北闶琴濏炂召t的聯(lián)語。現(xiàn)在的純陽殿共有兩殿:
第一殿藥師殿,供藥師佛,左右為日光、月光菩薩,他倆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身邊的脅侍菩薩。
第二殿為大雄殿,供釋迦牟尼佛,兩旁有十八羅漢,另有左右各二龕,供普賢、地藏、觀音、文殊,還有一尊韋馱,僅此而已。
8.圣水閣。
純陽殿左去3.5公里,就是圣水閣。明萬歷末為“神水庵”,清初為“圣水閣”,也稱“神水閣”。因閣下有一小池,泉水從山谷中溢出,名為“神水”、“玉液”。傳能治病,遠近聞名。離這里足有15公里的新開寺,清末民國年間曾建有外國人的別墅,每年夏天,外國人便遠度重洋來此山上度假消署,雇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到圣水閣來背水,一塊銀元一桶。外國人為何花這樣的代價飲圣水閣的水,原來此水是優(yōu)質(zhì)礦泉水。1982年經(jīng)專家鑒定,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于是開始批量生產(chǎn)峨眉礦泉水系列飲料。投入市場后,頗受顧客的好評。1984年國家體委選定為23屆奧運會我國運動員專用飲料,被外國稱為“魔水”。1991年獲國產(chǎn)精品獎,1992年獲香港食品博覽會金獎,享譽全球。
現(xiàn)在的圣水閣是1992年釋家弟子捐資重建的,殿宇四重:觀音殿、彌勒殿、大雄殿、普賢殿,建造精美。四周樹木山石池泉構(gòu)成自然的山水園林,池畔有一巨石,上鐫“大峨”二字,傳為呂純陽書;“福壽”二字,傳為五代宋初道士陳摶書。還有“神水”二字,是明代御史張仲賢書,閣前這尊六層石塔,高6米,傳為隋時智凱大師的衣缽塔。智凱大師曾住中峰寺,常來此飲神水。后來他到湖北荊門玉泉寺住持,時常思念峨眉山的神水而不可得。一天他在參禪入定時,見一老人自稱龍王,他說玉泉與峨眉山的神水相通,愿為他引來神水。智凱說:“我的缽盂錫杖尚寄在中峰寺內(nèi),如能隨水而來,我就相信?!庇谑驱埻豕嬉±徴榷鲇袢纯?。這就是“神水通楚”的傳說。
9.大峨山潮。
在大峨寺舊址前去不遠處,有一座“響水橋”(即百福橋),這里有一種奇怪的自然現(xiàn)象:有時候走在橋上便聽到一種似海水澎湃的聲音,從上方山谷中“荷荷……”而下,起伏如潮涌,由遠而近,似夾卷狂風(fēng)暴雨而至。人們疑是山洪瀑漲。其實天色并無變化,更沒有下雨,橋下仍是涓涓細流,哪來山洪呢。約兩三分鐘后,聲音由大漸小,逐步恢復(fù)平靜,當(dāng)?shù)厝朔Q這種聲音為“山潮”。農(nóng)民有諺語說:“大潮之后有晴天,小潮過后雨綿綿,久久不潮必干旱,三潮三息是豐年?!泵鞔朊歼M士高光還作有《山潮賦》。朋友,倘你有幸,可能聽到這奇特的“山潮”。
10.中峰寺。
從圣水閣前去1公里,在那蓊郁的林中隱有一寺,即中峰寺。晉時為乾明觀,為道教住處。晉末道衰佛盛,觀中道士迎請佛教的明果大師住寺,改觀為中峰寺。中峰寺在“呼應(yīng)峰”下,左有“寶掌峰”,右有“白云峰”,故名中峰寺。唐慧通禪師更名集云寺,宋仁宗時高僧茂真重修寺宇,為山中規(guī)模較大的寺院。紹興年間敘州太守黃庭堅也曾來此寺“習(xí)靜”。清順治四十三年(公元17_年)毀于火,后雖重建,仍不及原有規(guī)模。今有普賢殿、大雄殿,佛像莊嚴,一片靜土。峨眉山佛學(xué)院比丘班設(shè)在這里,游人到此,常聞?wù)b經(jīng)之聲,響徹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