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考慮學生特點和學習目標,使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編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教案編寫要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組織,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3頁,練習一。
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一厘米的理念,知道1厘米的長度單位。教學準備:尺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過了一個假期,在教家里做了哪些有益的活動,如果你們在家里有些物體是有長短的要知道有多長該怎么辦(教師做示范)記錄下來。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可能學生會提出不同的想法,老師不作評價。老師:要想準確的答案該怎么辦。
二、出示直尺。
師:我們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經常用直尺來量。
1、首先老師說明尺上“0”是表示起點,就象我們在賽跑時,從起點開始尺子上有豎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問:一厘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尺上用手指一指,指名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一畫1厘米有多長。
問:如果你能用手指比畫出1厘米有多寬。問:在尋找1百米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用手比畫。
用手指在尺上量一量感知1厘米有多長,在用學生在桌上或紙上畫出1厘米長度。
5、用厘米量。
同學們都懂了1厘米有多,3厘米有多長,如果老師指數(shù)量你們能用尺量出它們有多長。
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在黑板上訂正。
三、練習。
練習一。
第1—3題。
1、填一填,第一題。
2、量紙條,拿一張紙條,先估計3厘米大約多長,再用尺量出它的準確數(shù)。
3、量實物。
如課本、練習本等。
四、布置作業(yè):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我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對教材做了大膽處理,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的'思想”。
首先,采用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體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從學生的實踐活動入手,認識厘米到建立幾厘米就幾大格的抽象概念,通過指、認、量、說、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經歷了認識厘米,建立長度單位的過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的過渡,充分享受到學習數(shù)學樂趣。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親自觀察及測量,使學生掌握1米、1厘米的實際長度,掌握他們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建立起1米、1分米、1厘米這些長度單位的觀念。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實際長度。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1米、1厘米的實際長度。掌握它們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建立起1米、1厘米這些長度單位的觀念。
教學媒體:尺子、課件。
教學意圖: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感悟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標準要一致。
2、讓學生體驗到要得到相同的測量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3、借助課件認識尺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
(一)量一量。
1、請同學們量一量課桌的長度,可以選擇鉛筆、數(shù)學書、橡皮等不同的工具來測量。
2、匯報測量結果。
提問:量同一條邊,為什么結果不一樣呢?
(二)認識尺子。
1、講:量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常常要以厘米作單位。
2、觀察你的尺子,說說尺子上有哪些數(shù)?
3、比一比,每相鄰的兩個數(shù)中間都一樣長嗎?
4、在你的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長度。
5、課件出示一幅尺子,來進行學習。
(1)從尺子“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讓學生從尺子上找到0和1刻度,用兩個手指捏住看看1厘米有多長?觀察一下,手上的什么部分大約是1厘米。
(3)“cm”是厘米的符號。1cm就是1厘米。
在你的尺子上指出2cm、5cm、10cm的長度。
(4)做練習。
手掌寬()厘米。
一乍長()厘米。
臂長()厘米。
(5)說說還有那些物體長1厘米?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三
《認識厘米》這節(jié)課,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積極調動學生參與,使學生各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本節(jié)課活動,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心智得到發(fā)展,較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下面我先談一下對這節(jié)課的一點想法。
首先,這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發(fā)展思維能力。但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注重將主動權放給學生,引導學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從“一小段童話故事”開始,引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扶手”長度的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測量活動,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接著,老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使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進而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幾乎每天都用的尺子,從尺子上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再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
在學生認識尺的時候,先是讓學生說說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認識1厘米的時候,先是讓學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想一想哪些物體長1厘米。這些活動都便于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形成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嘗試測量藍紙條的`長度,并通過交流掌握測量較短物品長度的方法。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發(fā)展的過程,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其次,這節(jié)課教師一直圍繞童話故事展開教學,整個數(shù)學過程,特別是用厘米量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單純依賴教師的講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學生的實踐活動來獲得,滲透了實踐出真知的思想和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在教學完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過程中,教師通過和學生討論,解決了尺子量物體的過程中可能出項的諸多問題。
從這整個教學過程,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選擇的教具、學具等等都取材于學生的數(shù)學現(xiàn)實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
最后,從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設計了的教學內容,著力于培養(yǎng)認識厘米,會用尺子測量物體。在處理教材時,既發(fā)揮了課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從課本,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這節(jié)課也有值得商討的地方。這節(jié)課教師只是單純的在完成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能很好的體現(xiàn)出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shù)學的意識。最后可設計一個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啟發(fā)說:這張桌子的長度是多少呢?你能想辦法量一量嗎?這樣的一個導入就是一個開放式的設計,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答案不唯一,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認識1厘米時,老師先講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表示1厘米的?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提問,結果學生思維活躍,有說2-3、4-5、6-7等等,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1厘米的認識。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四
第一節(jié)是黃山實驗小學的張**老師執(zhí)教。張老師導入得十分自然,從猜謎語入手,然后導入故事。整節(jié)課前半部分十分流暢,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得也很好。教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能很好地調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認識幾厘米開始,課堂秩序稍微有點混亂,在認識幾厘米時,可以用課件展示一下尺子,讓學生在上面找出不同的幾厘米。在自主練習環(huán)節(jié),測量練習本的長和寬時,師應稍微點一下課本的長和寬,這樣孩子們就不容易混淆了。一堂課總結完后,時間已到,然后再出示拓展練習,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第二節(jié)是明集小學的左**老師執(zhí)教。左老師的導入別出心裁,直接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課桌的桌面有多長。(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數(shù)學書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用文具盒)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導入新課。中間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帶著尺子在講臺上展示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這個地方次序有點混亂。最后展示各種各樣的尺子,可把此環(huán)節(jié)放到認識尺子這個地方。一堂課下來,幾乎沒看見教室的笑臉。我覺得,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對孩子們的互動也起著很好的作用。
第三節(jié)課是開發(fā)區(qū)三小的劉**老師執(zhí)教。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個難點,厘米是個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還未成熟,抽象思維還未形成,來看看劉老師是怎么做到讓學生認識1厘米的。在學生認識尺的時候,先是讓學生說說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認識1厘米時,先是讓學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老師再講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表示1厘米的?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提問,結果學生思維活躍,有說2-3、4-5、6-7等等,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1厘米的認識。緊接著,劉老師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個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掐”小棒,讓學生說一說,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接著劉老師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并相互說一說這是長1厘米。這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設計讓厘米這個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長,抽出小棒后,學生對1厘米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厘米這一表象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劉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讓學生動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長1厘米的物體,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對厘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尤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學生所有對厘米的認識都是在學生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忘記的。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五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意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周老師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測量物體的長度,發(fā)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雖然測量的是同一長度,但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所以量得的數(shù)量不同;二是雖然測量的是不同長度,但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量得的數(shù)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認知沖突,使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但費時較多,建議根據(jù)實際情況,只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過程,把教學的重點放到后面厘米的教學上。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
認識長度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長度單位的'名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每個長度單位的實際長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估一估、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建立起以厘米的長度觀念。
3、注重對學生估測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師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測量經驗后,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培養(yǎng)了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存在的問題:
這節(jié)課一開始認識1厘米的時候,老師介紹0→1是1厘米,這里學生的學習很順利,進而轉入1→2是幾厘米的學習,老師讓學生找找哪里也是1厘米?學生找到1-2厘米,3-4厘米都是1厘米。我覺得老師可以問一下:這里的起點還是0刻度線嗎?這樣一問學生會引起注意,這樣對下面的判斷很有幫助。因為練習題有一道題目不是從0刻度線開始測量,讓學生判斷這個測量方法對不對?學生的印象就是從0刻度線開始量,所以我覺得上面問一下很有幫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2、通過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3、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4、在具體的測量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生1:1米=1oo厘米嗎?
生2:尺子沒變,為什么師傅和徒弟說的不一樣呢?
師:是啊,怎么說的不一樣呢?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今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學習米的認識。(板書課題:米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
(一)認識1米的長度。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長?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長?比劃一下。
生:想。
師:想一想,用米尺來量1米的長度時,為了保證精確,應該注意什么?
生:要把米尺拉直,手要握住住兩端,不能握住太多。
那我們一起來試試:
(1)每個小朋友手中有一個米尺,請你輕輕的拉齊米尺的兩端,(示范)這時你兩臂之間的距離是多少?手臂不要動,手指輕輕一松,放掉米尺,看一看,你兩臂伸開的距離就是米。再試一試,同桌合作,一個比量,一個用尺子量。
(2)測量幾步為1米。
(3)誰來告訴老師,1米有多長?
生:手臂,3步的長了來表示。
(二)感知一米的高度。
師:看,象這樣把米尺豎著放,從地面到墻上的哪個位置的高度是1米?
請大家估計一下,從老師腳底到哪個位置的高度是1米?1米正好到老師的腰部(師站在米尺前量)。你覺得1米能到你身體的哪個地方呢?同桌兩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生: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
(三)聯(lián)系生活。
師:我們認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大約是1米嗎?
(屏幕的寬,黑板的寬,門的寬,桌子的寬,課桌的寬等)。
師:我們量一量自己估計得準不準。(請兩名代表分別量一量)。
(四)聯(lián)系估測。
生:手臂伸開的長度差不多是1米,量一量就能估計出來了,我們剛才步測3歩大約1米,我們可以走一走,看大約有幾個3步,就有多少米。
師: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非常好,這樣看來,我們身上又多了好幾把尺子呢。那么我們就可以用這些尺子來幫忙測量一下吧!可以怎樣測量,請在空格內打對號。
師:通過聯(lián)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估計較短物體的長度,可以用手測量,估計較長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步測更合適。
(五)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同學們剛才在用軟尺的時候,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師:仔細觀察軟尺,上面都有什么?
生:有數(shù)字0-100,有刻度。
師:確實是這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課件。
(1)領生觀察,課件出示刻度:0、10、20……100cm。
100cm(1米)。
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在1米的下面寫著100厘米。所以我認為1米就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米。
師: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會有很多的發(fā)現(xiàn)。板書:1米=100厘米。
師: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這個式子還可以怎樣寫?
1m=100cm。
師:阿福的這件長袍到底是1米還是100厘米?現(xiàn)在能解決了嗎?
生: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樣長。
(2)認讀刻度。
我們通過觀察軟尺知道了米和厘米的關系,那么軟尺上的刻度會讀嗎?
課件出示:0—30cm。
0—42cm。
20—40cm。
三。自主應用。
師:刻度讀熟了,我們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1?,F(xiàn)在看看誰的反應快。我說長度,你打手勢。
2。穿越隧道。
迷惑隧道。連一連。
課桌的長比1米少得多。
鉛筆的長比1米多得多。
教室的長比1米多一些。
信心隧道。連一連。
課桌的長28米。
鉛筆的長10厘米。
教室的長1米30厘米。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七
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陳健麗。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數(shù)學教案-認識厘米。
發(fā)展性目標:通過實踐活動,用不同的方法測量物體的長度,產生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的需要,并把“厘米”帶入生活中。重難點分析1)測量工具的產生需要;2)“1厘米”長度觀念的建立。
教學準備1)學帶:直尺繩子文具用品2)師備:圖片橡皮擦積木火柴盒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認識厘米》。
2)引入沒量原來床的長度,所以買不成。(板書:量長度)。
二實踐活動,統(tǒng)一測量工具。
1)學生活動:想辦法,量一量課桌面有多長?(4人小組活動)。
2)小組匯報用什么方法量,量的結果怎樣。
3)引導思考:為什么他們說的數(shù)不一樣?
4)就地概括:如果用同樣的工具來量,結果才會一樣。
三觀察活動,認識測量工具--直尺。
1)引導觀察:觀察你手中的尺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并匯報觀察結果。
四認識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1)師指出從0到1這一段是1厘米,從1到2也是1厘米;
2)找一找:你還能從尺中找出1厘米的長度嗎?
3)找一找比一比,什么東西的長度是1厘米?
4)量一量:你的文具用品的長度。
五新知鞏固練習。
1)看圖說物品的長度(出示鉛筆曲別針釘子圖)。
2)先估計以下物品的'長度,再量一量。(出示橡皮擦積木火柴盒)。
3)剪繩子活動(1)剪出1厘米長的繩子;
(2)剪出4厘米長的繩子;
(3)剪出10厘米長的繩子。
六發(fā)散練習。
七課外活動找一找長度為10厘米以內的物品,并比一比它們誰的長度長。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八
教學內容:
第66頁的全我3,完成第66頁的“做一做”,和練習十七的第4―8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步掌握“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指名板演。
在尺子上指出2厘米、4厘米。
二、新授。
例3。
量一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圖見書本)。
本題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建立了1厘米的長度觀念的基礎了進行教學的。
要讓學生量出紙條的長度,在量之前,師要向學生說明量的主法。量時要把紙條左邊的端點對準尺上標有“0”刻度線,然后再看紙條另一個端瞇所對著的尺上的刻度是幾厘米。提誤碼“這紙條是幾厘米?指名學生回答。
根據(jù)師的示范,再讓學生操作一遍。
師注意學生在量的過程中的.步驟和重點處。
三、鞏固練習。
第66頁“做一做“、第1題的看一看這支鉛筆長厘米。
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看鉛筆的左端對著尺子的什么地方?右端對著哪里?鉛筆的長度是多少厘米?先讓學生按照步驟量出長度。并指名學生板演過程。
讓每個學生都實際操作一遍,師要注意學生量的方法是否正確,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糾正。
三、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第5、7、8題。
2、課外作業(yè):5―8題。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九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第1——3頁,認識厘米。
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首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用蠟筆估測鉛筆的長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工具測量課桌長,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測量五題的長度有不同的方法,接著讓學生討論交流“為什么測量結果不同,”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使用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導學生觀察直尺,認識厘米,學習用直尺測量以及用厘米為單元進行估計,在練習活動中,讓學生估計和測量學習用品的長度。學生對物體的長短有了初步認識,但對物體的具體長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關于測量的知識知道的很少,更少參加測量的活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認識長度單位的過程,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能夠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并能在實際觀察和操作中,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掌握用學生尺量長度的方法。
教學準備:學生每人一把尺子,一塊新橡皮,一支新鉛筆,教師準備課件及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長嗎?好,請大家自己選擇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長度。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
質疑:為什么量的結果會不一樣呢?(測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結:對了,如果要使量的結果一樣,我們就需要一種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你知道這種工具是什么嗎?(尺)要知道物體的長度,我們可以用尺來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認識尺。
2、學生匯報,老師介紹。(投影出示:尺子)。
(1)許多數(shù):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數(shù)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從小到大)都從幾開始?(0)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點)。
(2)刻度線:尺上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叫做刻度線,每條長的刻度線下面或者旁邊都寫著數(shù),第一條刻度線下面寫著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測量長度的常用單位,人們一般用它作單位量比較短的物體。
3、揭題: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厘米。(板書:厘米cm)。
(1)師:你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
指出:0到1這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問:從1到2這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嗎?從2到3這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呢?
(2)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說一說:還有哪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
2.體驗1厘米有多長。
(1)仔細觀察1厘米的長度,并用手比劃一下,再記在腦子里。
師: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嗎?(學生舉例)。
師課件展示書上三個例子。
(2)親身體驗:
談話:剛剛我們都比畫了1厘米的長度。那2厘米怎樣比畫呢?
請學生說一說。(從0刻度開始,到2刻度)學生舉給老師看。
師:那5厘米你能找出來嗎?(學生自己找)。
1名學生演示,并說是怎么表示出來的。(從0開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師:下面有兩個小朋友在量鉛筆刀和一條線段的長度,你能幫他們看一看嗎?(出示書上例2圖)。
提問:鉛筆刀有多長?(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講清楚從0刻度開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師:說得真好,那線段呢?2—3名學生說一說怎樣看出來的。
師:我們在用尺子量長度的時候都是怎樣測量的???
(從0刻度開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幾厘米)。
這兩個小朋友在測量的時候是這樣量的(出示想1的兩種不正確的方法)。
問:你覺得他們量出來的結果正確嗎?為什么?
2、動手測量。
師:剛才看了他們的測量,你想自己動手量一量嗎?
課件出示藍和紅兩條線段。學生自己動手測量。
師提醒:在線段的上面標上長度。(展示2—3名學生的測量結果)。
提問:你覺得在用尺量物體的長度時,有什么地方是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自己總結了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從0刻度開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幾刻度就是幾厘米)。
3、估計和測量。
(1)師:剛才我們量的物體都正好是幾厘米,有的時候我們量的物體不是正好幾厘米。就像這樣的兩條線段。(多媒體出示兩條線段)。
讓學生先看圖回答。師指出大約的意思。
(2)師:下面我們來看看手掌寬和食指長大約多少厘米。
出示課件,學生看圖填空。集體交流核對。
(3)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食指的長度大約是5厘米,你能估計一下你的中指長大約是多少厘米嗎?(2—3名匯報)。
師:請小朋友們選擇一種物體(鉛筆或橡皮)進行估計,然后再測量出它的.長度大約是幾厘米。(每組一種)。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比較交流。再匯報。
三、總結提升,自我建構。
如果我們用今天學的厘米單位去測量教室的長,你覺得方便嗎?厘米一般是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而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我們學習大的單位才行。
作業(yè)設計:用直尺測量家中較短物體的長度。
教學反思:在本課的學習中,安排了動手操作,討論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掌握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但學生在測量時有兩個問題,一是動作太慢,二是操作不標準,還要加強練習。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認識。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3、充分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間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在矛盾沖突中感悟數(shù)學知識并增強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習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做單位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小棒、直尺、布尺、多媒體課件、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用童話故事開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問題。
2、學生匯報。
3、師:那奇怪了,同樣長的扶手為什么會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為什么?
那如果我們要得出一個具體統(tǒng)一的答案,可以用什么來測量?大聲告訴老師。
4、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直尺。在你們抽屜里都有一把直尺,拿出來看一看,你們在直尺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
5、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出示課件。自由的讀一讀數(shù)字。在尺子上最左端的數(shù)字是幾?0我們以前學過,那你們現(xiàn)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嗎?總結:在尺子上0對準的這條刻度線叫做起點。板書,在尺子上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剛才有同學發(fā)現(xiàn)尺子上有厘米的標志cm,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厘米。板書(數(shù)字、cm、長短不同的線)。
二、小組合作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探究。
1、出示課件,螞蟻們?yōu)榱耸剐蜃兊酶?,他們給小橋涂上了五彩的顏色,大家猜猜看,綠色這一段可能是多長?到底是多長呢?咱們聽聽小精靈是怎么說的?出示課件。這段有多長?那你們能從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嗎?行不行?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交流。那同學們在仔細看看,在尺子上還有哪段是一厘米長的呢?出示課件讓學生指出。
指著課件提問:從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啊?原來啊,尺子上的每一個大格啊就是一厘米。每一個小格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后來認識。
2、找一找。
(2)下面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長?。?/p>
(3)好了,同學們,剛才咱們認識了一厘米,那2厘米、3厘米、幾厘米又有多長呢?
(6)那課本上是怎么說的呢?請翻開課本,看完之后,把小紙條的長度填在括號里。
三、鞏固。
1、出示課件,學生判斷,對的舉對牌,錯的舉錯牌。(看仔細了,請評委亮牌。,請人說為什么正確)。
2、剛才螞蟻王國的測量比賽結束了,那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舉行一個測量比賽呀?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
四、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厘米,還學會了用厘米量。(板書)同學們的表現(xiàn)啊都非常出色,那老師還想請你們幫一個忙,行不行???錢幾天老師做衣服的時候啊,想知道手腕有多長。那我這樣量可以嗎?這樣量呢?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縿偛磐瑢W們都大膽的展開了想象,正是有了這種想象啊,人們不僅發(fā)明了直尺,還發(fā)明了各種卷尺,那我們平時在生活當中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尺子來進行測量。那今天下去后,請同學們量出自己的一柞和一步有多長,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
0刻度線:起點。
厘米:cm。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一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的方法,學會用直尺畫定長線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什么是線段?
二、新授。
1、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課桌的寬。
提問:你們覺得這條邊有多長?
現(xiàn)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問:想一想為什么他們說的數(shù)不同?
(3)小結:為了更加準確,我們在一般情況下用尺子來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體的長度,首先要認識尺上的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認識較小的長度單位“厘米”。
說明了:量比較短的東西,可以用厘米做單位。
(1)觀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訴學生:
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個一個的刻度叫刻度線,刻度線的數(shù)字表示所對應的刻度長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數(shù)字寫著“0”,說明刻度由此開始,從0到1是1厘米,從1到2也是1厘米……每個這么長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
a、“0”在哪兒?
(3)請學生用食指、拇指比劃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長。
(4)請每位學生觀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長,再用手比劃出它們的長度。
3、找一找。
讓學生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1~52頁“想想做做”第1~6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共同核對。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題。
做題時,可利用已有的各種表象作為參照來估計,估計的長度與實際長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學生的估計。
6、“想想做做”第6題。
讓學生畫一條7厘米長的線段,畫完后,同桌之間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對方所畫的線段的長。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二
1、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能用尺子進行正確的測量物體長度(限整厘米)。
2、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重點難點。
1、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2、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學過程。
學案導案。
知識梳理。
一、復習導入。
老:請同學們用我們上節(jié)課用的方法來量一下桌子的長?(請用拃來量)。
學生量出來是拃,老師量出來是拃,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老師的手大)。
總結:因為長度單位不一樣,所以量出來的結果不一樣。為了更好的學習具體長度,讓我們學習今天的內容。(引入今天學習內容)。
提示:(1)一拃是大拇指到中指之間的距離。
(2)注意總結。
基礎練習。
二、新知探究。
(1)觀察尺子。
(2)認識、感受1厘米(cm)。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從起點開始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
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
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
(5)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和一拃的距離(小組合作)。
三、知識運用。
看課件做題。
四、總結。
尺子上每鄰相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1)注意提醒學生從刻度0開始。
(2)讓學生量自己指甲蓋、田字格,了解1厘米的距離。
(3)第5點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課堂檢測。
一、課本上第8頁練習一,第一題。
二、20厘米—5厘米=厘米。
10厘米—3厘米=厘米。
8厘米+6厘米=厘米。
3厘米+4厘米=厘米。
當堂檢測。
結合所學知識,認真思考每個問題,正確填空。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三
課本p3,例2,練習一1、2、3。
1、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
2、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尺子、圖釘、紙條等
1、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知道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
2、介紹認識尺子。
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設計意圖]: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的學習作準備。
(一)、認識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
2、讓學生量圖釘?shù)拈L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p>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得出一個圖釘?shù)拈L度大約是1厘米長。
3、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shù)囊欢藢食咦拥?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
4、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
5、鞏固1厘米的表象。
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
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2、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3、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親身經歷學習數(shù)學知識。
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后同桌交流檢查。
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
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shù)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四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意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高老師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測量物體的長度,發(fā)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雖然測量的是同一長度,但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所以量得的`數(shù)量不同;二是雖然測量的是不同長度,但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量得的數(shù)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認知沖突,使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但費時較多,建議根據(jù)實際情況,只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過程,把教學的重點放到后面厘米的教學上。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
認識長度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長度單位的名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每個長度單位的實際長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估一估、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建立起以厘米的長度觀念。
3、注重對學生估測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師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測量經驗后,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培養(yǎng)了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語言不夠藝術,以后要注意聲調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盡可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
2、課堂調控能力、組織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有時候課堂紀律也是教學效果的保證。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五
第1—3題。
1、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一厘米的理念,知道1厘米的長度單位。教學準備:尺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過了一個假期,在教家里做了哪些有益的活動,如果你們在家里有些物體是有長短的要知道有多長該怎么辦(教師做示范)記錄下來。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可能學生會提出不同的想法,老師不作評價。老師:要想準確的答案該怎么辦。
二、出示直尺。
師:我們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經常用直尺來量。
1、首先老師說明尺上“0”是表示起點,就象我們在賽跑時,從起點開始尺子上有豎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問:一厘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尺上用手指一指,指名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一畫1厘米有多長。
問:如果你能用手指比畫出1厘米有多寬。問:在尋找1百米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用手比畫。
用手指在尺上量一量感知1厘米有多長,在用學生在桌上或紙上畫出1厘米長度。
同學們都懂了1厘米有多,3厘米有多長,如果老師指數(shù)量你們能用尺量出它們有多長。
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在黑板上訂正。
三、練習。
練習一。
第1—3題。
1、填一填,第一題。
2、量紙條,拿一張紙條,先估計3厘米大約多長,再用尺量出它的準確數(shù)。
3、量實物。
如課本、練習本等。
四、布置作業(yè):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我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對教材做了大膽處理,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的思想”。
首先,采用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體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從學生的實踐活動入手,認識厘米到建立幾厘米就幾大格的抽象概念,通過指、認、量、說、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經歷了認識厘米,建立長度單位的過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的過渡,充分享受到學習數(shù)學樂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3.初步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嘗試估測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
4.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課件、尺子、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一)介紹“1拃”的長度。
1.課件出示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用1拃測量課桌寬的圖,這樣測量出的長度一致嗎?
2.教師示范1拃(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叫做“1拃”),學生親自動手體會“1拃”。
(二)學生測量。
學生動手測量課桌長有幾拃?指生匯報。
(三)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并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討論:。
(1)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呢?
(因為有的同學手大,有的同學手小,所以導致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2)當測量相同的物體出現(xiàn)測量結果不一致,那該怎么辦呢?
(四)統(tǒng)一長度單位。
1.學生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2.歸納總結:在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選用相同的長度單位,也就是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板書:統(tǒng)一長度單位)。
(五)了解古代人測量物體的方法。課件播放教材第2頁上的三種古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戳松厦娴娜鶊D,我們知道了古代的人們就是選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標準,用這個標準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一)認識尺子。
平時我們測量物體長度時要使用什么工具???課件出示尺子圖,同時請同學們拿出直尺,仔細觀察,你能在直尺上發(fā)現(xiàn)什么?結合課件進行說明。
1.刻度線。
來自 m.sunshinestudy.com
尺子上的這些豎線是厘米尺的刻度線,刻度線很整齊,排列得很均勻。
2.數(shù)字。
(1)尺子上的數(shù)字中,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點)。
(2)結合課件加以說明,測量時,一般以“0”作為起點開始測量。其他的數(shù)字是尺子的刻度,幾就表示從0到這個數(shù)之間有多少個長度單位。
3.長度單位的表示符號。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個單位在國際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為“cm”。(板書:厘米cm)。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學生匯報找法。(0~1之間、2~3之間、3~4之間??的長度。)學生回答時結合課件進行。
(3)教師歸納:每相鄰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距離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同桌互相比劃1厘米。(2)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
(3)比一比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用1厘米比較田字格的寬和圖釘?shù)拈L。(4)舉例說一說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三)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1.測量紙條的`長度。
(1)學生討論交流測量紙條長度的方法。
(2)學生分組測量紙條的長度,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測量方法。
(3)指生說一說是怎樣測量的?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課件演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邊演示邊解釋: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也就是幾個1厘米。
3.動手測量小棒的長度,然后指生匯報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
三、練習中鞏固新知。
(一)讀物體的長度。(課件播放教材第4頁“做一做”,適當補充)。
1.讀鉛筆的長度。(0~8厘米)。
問:鉛筆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2.讀橡皮的長度。(0~4厘米)。
問:橡皮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3.讀小刀的長度。(0~5厘米)。
問:小刀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4.讀小棒的長度。(3~12厘米)。
問:小棒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二)估測。(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1題)。
先讓學生估計物體的長度,再進行測量物體的長度。
(三)量一量。(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2題)。
測量前先讓學生估一估各物體的長度,再測量,看估得準不準。
四、小結中談收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活動中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七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刻度尺,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
2、結合實際,實踐采用不同的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
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并能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3、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4、在具體的測量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合。
作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測量;了解。
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
【難點】。
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突破】。
以故事“阿福的新衣”引入,讓學生初步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尋找1厘米長度的物體的活動中體會1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對物體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尺子,測量用的紙條。
【教學關鍵】。
根據(jù)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快樂學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畏浅S腥さ膭赢嬈v的是一個叫阿福。
的人在做衣服的時候鬧笑話了,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讓我們。
來看一下吧。
二、研討學習,動腦思考。
(學生看完動畫)。
師: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興,小徒弟也很納悶,想想這是為什么呢?
小組先討論一下,一會兒發(fā)言。(小組討論)。
生:師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師傅和徒弟兩人的拃不一樣長。
師:我們想個什么方法才能不再鬧這樣的笑話了呢?
生:應該用同一個人的手去量,應該用尺子去量。
師:對,我們要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結果,只有用同樣的'標準去量才能避免。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三、講解學習,動手實踐。
師:請同學們拿出尺子認識一下;請大家摸一摸,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
么?和同位交流一下。(學生觀察后匯報,教師課件演示,讓學生了解尺子。
的結構)。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數(shù)字。(課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數(shù))。
師:對,有數(shù)。同學們讀一讀(生自由讀)。
生:數(shù)字是按照由小到大排列的。
師:你們看,尺子上最左端的數(shù)是幾?尺子上最小的數(shù)是幾?
生:是0。
師:0我們以前已經認識了,那你們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課件閃爍“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師:對,0對著的這根長刻度線就表示起點,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0。
刻度(板書)。
師: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尺子上還有很多線,有的長有的短。
生:尺子上還有字母cm。
師:線叫刻度線,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它一。
般用來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吧。(板書: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來表示(板書:cm)。
四、加深認識,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師:把食指放到0刻度線上,從0刻度慢慢滑到1刻度,它之間的長度。
就是1厘米。同學們用手從0摸到1,感覺一下,每相鄰兩條最長。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厘米,那從2到3,從3到4,從6到7,從9到。
10是幾厘米?(課件展示不同長度,讓學生說出長度是幾厘米)。
師:從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它們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長。
師:對,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其實,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
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后認識。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1厘米是多長,下面我們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
身邊或在我們身上以及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呢?(學生們找,測量)。
師:伸出你的左手,用右手拿尺子,將手指一個個的放在尺子了,看一下。
哪個手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用你的手勢來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學生比劃大姆指的寬度為1厘米)。
師:同學們知道1厘米的長度了,那你知道尺子上0刻度到4刻度之間有。
多長嗎?(生試著回答)。
師:誰的方法跟他不一樣了,如果從0刻度開始的右邊對著幾就讀出幾厘。
米。
從0——7;從0——10;那么從2——8是幾厘米?為什么是6厘米?生:有6個大格。
師:你能從你的尺子上找出哪一段是5厘米嗎?(學生找,師巡視)。
師:(強調從數(shù)字幾——數(shù)字幾)數(shù)一下有幾個大格就是幾厘米。
師:(課件出示)我們來看看徒弟的一拃有多長呢?一拃的長度是指從大姆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這段距離。
生:(生先估再答)12厘米。
師:徒弟一拃長12厘米,大家來估計一下師傅的一拃可能有多長?
(生估計并回答:20厘米)。
師:這樣我們也就知道了阿福的上衣之所以做小的原因了是不是?現(xiàn)在我。
們知道了師傅和徒弟一拃的長度,你想不想知道你的一拃有多長?自己量一下,同位之間交流。(生測量并匯報)。
師:(總結一邊示范一邊介紹)測量物體長度時,先把物體放平,一般將物體。
的左邊和0刻度線對齊,物體右邊對著幾厘米,就讀出幾厘米。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藍紙條,不知道他們的長度,你們可以幫老師量一下。
嗎?(兩人一組測量)。
生積極測量,回答,然后再測量(白紙條、紅紙條)。
五、拓展。
師:如果要量桌子的寬,又沒帶尺子,怎么辦呢?
(生想辦法并發(fā)言,用拃、指)。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厘米,學會了用厘米量,同學們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老。
生:可以用紙條繞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紙條的長度就可以了。
生:也可用繩子先量手腕一圈,再來量繩子的長度。
生:可用軟尺。
師:對呀!大家真聰明,其實測量物體的長度還有很多工具,以后我們慢。
慢學習。
六、練習測量。
剛才同學們已經學會看尺子了,現(xiàn)在我們分組利用尺子來量一量。
(1)每組桌面上有一個信封,聽要求:請組長把里面的東西倒在桌面。
上,小組成員合作找出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放在一起。比比哪組。
合作的好、找的準。(教師巡視)。
(2)誰想代表你組來說一說?那組有補充?(訂書釘?shù)膶挾?、橡皮的厚度?/p>
紐扣的寬度、水彩筆的寬度、正方體的長度、柳葉的寬度??)。
七、評價總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生積極回答)這節(jié)課同學們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表現(xiàn)非常出色。
【課后作業(yè)】。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八
1、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能用尺子進行正確的測量物體長度(限整厘米)
2、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1、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2、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老:請同學們用我們上節(jié)課用的方法來量一下桌子的長?(請用拃來量)
學生量出來是拃,老師量出來是拃,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老師的手大)
總結:因為長度單位不一樣,所以量出來的結果不一樣。為了更好的學習具體長度,讓我們學習今天的內容。(引入今天學習內容)
提示:(1)一拃是大拇指到中指之間的距離。
(2)注意總結
基礎練習
(1)觀察尺子
(2)認識、感受1厘米(cm)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從起點開始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
(4)認識幾厘米
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
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
(5)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和一拃的距離(小組合作)
看課件做題
尺子上每鄰相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1)注意提醒學生從刻度0開始。
(2)讓學生量自己指甲蓋、田字格,了解1厘米的距離。
(3)第5點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一、課本上第8頁練習一,第一題
二、 20厘米—5厘米=厘米
10厘米—3厘米=厘米
8厘米+6厘米=厘米
3厘米+4厘米=厘米
結合所學知識,認真思考每個問題,正確填空。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十九
教學內容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第二節(jié)內容“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教學主題:《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授課對象:二年級學生
設計者:米河鎮(zhèn)東竹園小學曹喜輝目標制定的依據(jù):
1、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并認識長度單位厘米,能恰當?shù)剡x擇長度單位;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2、“認識厘米”是長度單位教學的開始,教材首先讓學生經歷用不同的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問題情景引起學生的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做單位,并通過看、猜、量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并為以后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打下基礎。接著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具體感知1厘米的長度;再讓學生用手指比劃1厘米的長度,在生活中找出大約1厘接著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具體感知1厘米的長度;再讓學生用手指比劃1厘米的長度,在生活中找出大約1厘米的物體,進一步豐富對1厘米的感知。然后例題分別教學用厘米作單位量物體長度。教量長度時,課本上呈現(xiàn)一幅直觀圖,啟發(fā)學生通過觀察和交流,掌握量長度的基本方法。教學畫指定長線段時,則結合示范介紹了基本的畫法。
3、學情分析:通過第一學期“比長短”的學習,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并且二年級的孩子在教學前已經初步認識了尺子,知道用尺子可以測量物體的長度。但這些孩子對長度單位“厘米”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表象也沒有建立。學生不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長,不知道為什么要用尺(厘米為單位)來測量。本節(jié)課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動手操作這一直觀手段,來建立1厘米長度的表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測量和練習,到最后的開放練習,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認識手中尺子的刻度線,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夠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幾厘米,然后由小組合作進行測量物體長度的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意識。
3、探索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厘米,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評價任務:
1、能用準確地表示出1厘米的實際長度,從刻度尺上找出指定的幾厘米。
2、會用學生用尺量出一些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師生交流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故事,想不想聽一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個裁縫師,他做出來的衣服既漂亮又得體,很多人都跑了找他做衣服,同樣也有許多人找他拜師學藝。有一天,一位老人找他做衣服,于是他叫來一名徒弟幫忙記錄,衣長5拃,袖長4拃??師傅怎么說徒弟就怎么記。過了幾天衣服做好了,那位老人來取衣服,在試衣服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衣服短半截,這怎么回事?徒弟當時委屈極了,記錄的數(shù)字沒錯呀,但衣服怎么會小了?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量長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這是米尺的一部分。(課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介紹認識尺子。
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尺子?你仔細觀察過尺子嗎?
(1)出示刻度尺,請小組內先說說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識。
(2)全班進行交流。教師演示:尺子上的這些豎線叫刻度線。(課件演示,認識刻度線)數(shù)字——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指出0刻度線在哪兒?師:0刻度線也表示尺子的起點。量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寫成1cm 。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長?: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表示出來。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課件演示)
師:請同學們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還有哪段是1厘米。學生活動: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標有相鄰數(shù)字的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cm。(課件演示)(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學生交流后,課件演示)
師:大家知道了從0刻度到刻度1是1厘米,那從0刻度到刻度2是幾厘米?從0刻度到刻度3是幾厘米?(3)認識幾厘米。師: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有幾大格,就是幾厘米。
在尺子上分別指出2cm,5cm和8cm的長度。(課件演示)
3、用厘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畫棒有多長?(2)量一量:一支鉛筆有多長?
(匯報量的方法,全班評價)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紙條的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課件演示)(2)請學生再測量一次。
(3)估一估,這幅畫的長是多少?(課件演示)
(4)量一量。用正確的方法量出這幅畫的長是多少。(課件演示)
三、方法應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2、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3、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長。
4、判斷題。(課件演示)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請?zhí)岢鰜?,我們一同解決。(請生回答)
五、課堂檢測
一、我會填。
10厘米+8厘米= 53厘米-3厘米= 7厘米+40厘米= 27厘米-20厘米=
1、尺子上的一大格里有()個小格.
2、()個大格是1厘米?()個小格是1厘米.
3、橡皮左端對著“0”刻度,右端對著5,橡皮長度是()厘米?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設計篇二十
1、 使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認識,認識厘米。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3、 充分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間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在矛盾沖突中感悟數(shù)學知識并增強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習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做單位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小棒、直尺、布尺、多媒體課件、學具袋
一、用童話故事開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問題
2、 學生匯報。
3、 師:那奇怪了,同樣長的扶手為什么會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為什么?
那如果我們要得出一個具體統(tǒng)一的答案,可以用什么來測量?大聲告訴老師。
4、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直尺。在你們抽屜里都有一把直尺,拿出來看一看,你們在直尺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
5、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出示課件。自由的讀一讀數(shù)字。在尺子上最左端的數(shù)字是幾?0我們以前學過,那你們現(xiàn)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嗎?總結:在尺子上0對準的這條刻度線叫做起點,小學數(shù)學教案《認識厘米》。板書,在尺子上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剛才有同學發(fā)現(xiàn)尺子上有厘米的標志cm,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厘米。板書(數(shù)字、cm、長短不同的線)
二、小組合作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探究
1、出示課件,螞蟻們?yōu)榱耸剐蜃兊酶粒麄兘o小橋涂上了五彩的顏色,大家猜猜看,綠色這一段可能是多長?到底是多長呢?咱們聽聽小精靈是怎么說的?出示課件。這段有多長?那你們能從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嗎?行不行?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交流。那同學們在仔細看看,在尺子上還有哪段是一厘米長的呢?出示課件讓學生指出。
指著課件提問:從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吭瓉戆?,尺子上的每一個大格啊就是一厘米。每一個小格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后來認識。
2、 找一找
(2)下面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長???
(3)好了,同學們,剛才咱們認識了一厘米,那2厘米、3厘米、幾厘米又有多長呢?
三、鞏固
1、出示課件,學生判斷,對的舉對牌,錯的舉錯牌。(看仔細了,請評委亮牌。,請人說為什么正確)
2、剛才螞蟻王國的測量比賽結束了,那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舉行一個測量比賽呀?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
四、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厘米,還學會了用厘米量。(板書)同學們的表現(xiàn)啊都非常出色,那老師還想請你們幫一個忙,行不行???錢幾天老師做衣服的時候啊,想知道手腕有多長。那我這樣量可以嗎?這樣量呢?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剛才同學們都大膽的展開了想象,正是有了這種想象啊,人們不僅發(fā)明了直尺,還發(fā)明了各種卷尺,那我們平時在生活當中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尺子來進行測量。那今天下去后,請同學們量出自己的一柞和一步有多長,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0刻度線: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