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有趣的美術課篇一
漫畫來源于生活,喜聞樂見,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感染著孩子們,它的夸張、幽默、大膽的想象、簡潔的圖文、出乎意料的結局,正符合孩子們欣賞的特點。孩子們喜歡看漫畫,尤其是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欣賞和理解能力,對故事情節(jié)和圖片十分感興趣,每一次都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幽默的地方還會開懷大笑。但是讓孩子了解漫畫特點有一定的難度,在活動中,教師不能空洞地將一些抽象的詞匯灌輸給孩子們,于是我通過漫畫與照片的比較、讓幼兒欣賞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兒熟悉的中外漫畫作品,再將精心設計的提問有機滲透在活動中,使幼兒自己從中體會出來。在欣賞活動中,我始終本著“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幼兒自由欣賞、自由討論、幼兒講述、教師小結的方式,并借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簡單分類,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1、體驗漫畫帶給人們的愉悅感。
2、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簡單分類。
3、欣賞漫畫,讀懂畫面的內容。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課件。
1、重點: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簡單分類。
2、難點:欣賞漫畫,讀懂畫面的內容。
1、通過漫畫和照片的比較,使幼兒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夸張變形、好玩有趣。
(1)老師模仿小品《不差錢》中的臺詞:“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耗——”,請幼兒猜猜這是誰說的話,從而引出小沈陽。
(3)教師小結:這種好玩兒、有趣兒的畫就是“漫畫”。漫畫最大的特點是把人物畫的夸張變形。
(4)欣賞人物漫畫。
(評析:通過幼兒熟悉、感興趣的人物——小沈陽,輕松自然的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教師現場用筆畫出小沈陽的漫畫,而且是先畫身體再畫頭,這樣始終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更有親切感、說服力,并能自然的過渡到漫畫的概念和基本特點上來,使幼兒容易理解。)。
2、出示漫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請幼兒說出漫畫中夸張變形的地方。
(評析:通過直觀的漫畫課件,使幼兒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是把人物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兒子的大頭、爸爸的小頭和爸爸戴的大眼鏡等,從而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3、欣賞、講述漫畫《三毛》,使幼兒知道漫畫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是畫出來的,可以用來說話。漫畫分為單幅漫畫、多幅漫畫和連環(huán)漫畫。
(1)出示三毛的漫畫,請幼兒欣賞后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小結:漫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用來說話,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是用筆畫出來的。
(2)比較單幅漫畫、多幅漫畫和連環(huán)漫畫。出示三毛的連環(huán)漫畫,請幼兒欣賞。
(評析:從單幅漫畫到多幅漫畫,再到連環(huán)漫畫的欣賞,使幼兒對漫畫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理解。將漫畫欣賞與語言講述有機地整合起來,既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調動了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化解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4、欣賞、講述漫畫《父與子》,幫助幼兒理解漫畫是沒有國界的,被人們稱為“世界語”。
(1)出示漫畫《父與子》,請幼兒欣賞、講述。
(2)出示《父與子》的德文注解,請幼兒閱讀。
(3)出示《父與子》的中文注解,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
(4)教師小結:剛才那段文字是德國的文字,它其實就是解釋剛才漫畫的內容,德國的文字我們看不懂,漫畫我們可是看得明明白白的,漫畫不光中國人能讀懂,日本人、美國人……全世界的人都讀得懂,漫畫是沒有國界的,被人們稱為世界語。
(評析:教師選擇的德國漫畫《父與子》生動有趣、內容富有生活氣息、簡單幽默,容易讀懂,所以幼兒很有成就感。德語的出現使幼兒精神為之一振,把活動再次推向。)。
5、講解漫畫和動畫片之間的關系。請幼兒欣賞漫畫。
(評析:動畫片中的漫畫幼兒十分喜歡,情緒高漲,在一片歡呼聲中,本次活動走進尾聲。)。
6、請幼兒回教室自己創(chuàng)作漫畫。
幼兒的學習是非常情緒化的,與興趣有極大的關系。教師所選的內容自始至終都圍繞幼兒熟悉、喜歡的漫畫、人物進行,幼兒活動興趣濃厚。具體體現在:幼兒注意力專注,情緒愉快,積極參與,思維活躍,教師和幼兒都輕松自如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小百科: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
有趣的美術課篇二
我的學生們都喜歡我,因為我是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美術老師。
現在正是春天時節(jié),我和我的學生們來到梧桐山,遠望梧桐山,連綿起伏,一片綠蔭!
我對同學們說:“各位同學,現在,咱們來到這郊區(qū)大自然課堂上課,同學們一定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此時,你們先觀察一下這里的美麗的風景,待會兒再好好討論,找找最美麗的風景線?!?/p>
于是,同學們就各自去觀賞自己發(fā)現的風景美點。
因為是第一次這樣上美術課,大家開心極了!于是呢,自然觀察得十分認真,愉快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神清氣爽,朝氣蓬勃地做揮筆作畫的準備!
不久,同學們觀完風景,大家集中在原地。這時,學生甲甄可曦問:“老師,我們應該怎么作畫呢?”我就說:“簡單!現在是春天,把你們所看到的景象一一畫出來,比如說,你們在看景象時,所聯想到關于春天什么的也可以畫進來,如春雨綿綿、鳥語花香、花草齊盛、綠樹成蔭等等。只要是關于春的,都可以畫,現在,想畫春天的山就在這兒畫,想畫春天的水的就去仙湖,香花春天的花草就去叢林,大家開始行動吧!”
于是,同學們分頭,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坐下各自畫開了。好像沒有一個人靜坐不動,或者是打打鬧鬧,我感到十分滿意。
很快就畫完了,就連不想畫的,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真功夫,我把同學們的畫平地上。草地上,同學們的畫和自然風景構成了美麗的畫面,仿佛增添了許許多多美麗的色彩,大家們都樂了,個個贊不絕口。我看到,學生們都對我的課程很感興趣,覺得有意思。
我的創(chuàng)意美術課受到學生歡迎,都說,這真是一堂!
有趣的美術課篇三
今天下午,我們上了一節(jié)非常。
“叮呤呤”上課鈴響了,美術老師走了進來,吵鬧的教室立刻安靜一上來。美術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到前操場去,照著植物,把它畫下來,你們把美術本、筆、橡皮擦帶好,到外面集合?!痹捯魟偮?,我們就興奮地叫了起來。
到了前操場,老師又說:“大家畫畫的速度要快,時間只有十五分鐘?!闭f完老師就分配我們去畫展植物,我們第四排被分在離校門幾米遠的地方畫植物。我看著眼前的植物,心想:“畫展什么呢?”突然,我看木槿很好畫,于是我就畫展木槿。我在美術本上把木槿的幾要粗粗的樹枝畫好。這個樹枝像個彈弓一樣,很好畫。我畫完了樹枝,就開始畫樹葉,可是這個葉子一點兒也不好畫。它和樹枝混在一起,不好畫出來,而且葉子一大部份都是“對折”起來的??墒俏易筮叺年愖咳粎s把葉子畫出來了,只見他輕輕一揮筆,幾片葉子就出現在樹枝上。我也學著他一樣畫,可是我每次畫葉子不是這個歪了,就是那個畫斜了,五分鐘后,也只畫了幾片葉子。不知不覺中,十五分鐘不過去了,可我還是沒有畫完,老師讓我們下一次接著畫,于是就帶著我們回教室了。
有趣的美術課篇四
今天,我們大家上了一堂。
一開始,張老師說:“放風箏是一個傳統(tǒng)風俗,每到春季、夏季就會有許多人去放風箏。因為上次已經做過風箏了,所以今天大家做放風箏的小男孩,四人小組合作,大家快拿出帶來的材料就開始吧!”話音剛落教室頓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有的人在議論;有的人在剪紙;的人站了起來……于是,我趕忙拿出彩紙,廣告紙……我們小組第一個人畫臉,第二個人畫身體,第四個人畫腿,而我有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剪廣告紙上的圖案。我小心翼翼的剪著,真害怕一不小心剪壞了圖案,終于剪好了。“現在趕緊收拾東西,要下課了!”張老師說,我們趕緊把東西放入書包。下課了,我們這大組的地下干干凈凈,其它小組有許多紙,我們也去幫忙打掃,直到把教室掃干凈。
今天的美術課真有意義,我們期待著下一次美術課的到來!
有趣的美術課篇五
兒童面部表情(五)。
一、教材分析:
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兒童的面部特征,包括臉形,五官的特征。特別是在不同表情時的面部肌肉的外形變化,重點是了解各種表情時眉毛、眼部和嘴巴的變化。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兒童面部表情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熟悉幾種變化要點。
2、力圖用整體地觀察方法,用簡潔的線條概括人物的表情。
3、培養(yǎng)學生對人物畫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掌握人物表情變化的特征規(guī)律。
難點:用簡潔的線條概括表情。
四、教學用具:鉛筆、橡皮、鏡子。
五、教學建議:
策略:1、游戲:做微笑、憤怒、哭泣等各種表情。
2、觀察五官特征。方法:自己照鏡子觀察----------同桌對視-----------分小組討論各種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評價-----------欣賞圖片加深感知。
3、提出作業(yè)要求:要求臨摹,畫面構圖安排得當;用線簡潔果斷,能概括表現人物表情;作畫順序得當:臉形--------發(fā)式---------五官,教師作過程性的'示范。
4、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
5、師生評價,總結。
課后反思:其一、發(fā)現不少一部分學生作畫的態(tài)度不夠認真,沒有按照要求去畫,存在著亂畫的現象,我想應該正確對待學生的這一情況加強引導,先不必過于的指責。其二、構圖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許類似這樣的作業(yè)畫得太少。其三、很多學生課堂紀律不好,效率很差。交好完成作業(yè)的數量不多。(五年級的美術課大多存在這樣現象)。
有趣的美術課篇六
嘗試識別各種水果的切面,并裝飾娃娃臉部的各個部位,表現有趣的娃娃臉。
略
一、看看認認。
1.教師展示各種水果,請幼兒說一說它們的名稱。
2.給每位幼兒一張水果的切面圖,找一找這是哪個水果,并把它放在該水果的下面。
3.共同驗證擺放得是否正確。
二、裝飾娃娃臉。
1.每位幼兒選一張娃娃臉。
2.將幼兒分成兩組,先將紙盒里的水果取出,并按品種進行歸類,然后自選水果切面圖裝飾娃娃臉。
3.引導幼兒將裝飾好的娃娃臉放在展示板上。
教師觀秦重點:幼兒最多(少)用哪幾種水果的切面,同一切面做戊娃娃的哪些不同部位,有哪些過去沒有使用過的創(chuàng)意簪。
三、觀賞分辨。
1.觀賞同伴裝飾的娃娃臉,鼓勵其發(fā)現同伴不同的表現手法。
2.按水果的種類貼在娃娃臉的下面,引導幼兒分辨出每個圖片娃娃共使用了哪幾種水果。
3.運用對照排除的方法共同檢查圖片娃娃們用了哪幾種水果,有沒有水果沒有用到。
四、結束。
整理桌面:將活動材料按類別放回原處。
觀察幼兒是否能分辨水果的各個部位,并按活動規(guī)則擺放和整理。
在大班活動區(qū)《會說話的臉》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幼兒美術區(qū)域活動首先要簡單,操作起點低,足以使幼兒能夠聯系已有的經驗參與活動。
但是,起點低并不等同于一直在低起點上徘徊,必須思考如何推動幼兒發(fā)展的空間,怎樣根據幼兒個體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幼兒在寬松的活動中自主地選擇材料進行活動,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發(fā)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力。為此,我們設計了大班活動區(qū)《會說話的臉》,試圖通過識別各種水果的切面(如橫切面、豎切面、扇形切面),并用其來裝飾娃娃臉部各個部位,在形態(tài)各異的有趣娃娃臉中施展幼兒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
就“貼五官”而言,這是比較常見的活動,但怎樣在大班開展有別于小班及中班的美術活動,做到適度推進,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造經驗呢?我們回顧了小班幼兒的活動目標,主要是引導幼兒分辨五官的名稱和位置;中班則是在觀察比較中發(fā)現五官特征的變化;而大班是以裝扮幼兒熟悉的五官為載體,重點放在發(fā)現事物特征的多樣性,采取尋找相關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上。
初始階段:有趣的水果臉——多角度地觀察,發(fā)現同一物體會呈現不同圖像剛開始,大多數幼兒都會認為一個物體只有一個圖像。例如對于蘋果,幼兒認識的就是蘋果的外形,如果按不同的切面切開的蘋果,時常就不能分辨。為此,我就先從為幼兒提供各種不同切面水果的圖片人手,引導幼兒找到與其相匹配的水果。當幼兒不能分辨或發(fā)生錯誤時,就將實物當場切開來證實。例如:蘋果芯的五角星是怎樣切出來的,怎樣切獼猴桃能變化出不同的圖案等。通過實際觀察,幼兒饒有興趣地發(fā)現同一水果的不同切面都會呈現不同圖像,打破了幼兒對于一個物體只有一個圖像的固定認識,美術活動區(qū)《有趣的水果臉》就在此時開展起來。
材料:各種水果切面圖(橫切面、豎切面、扇形切面),不同娃娃臉的底板。
玩法:1.幼兒將各種水果切面圖按品種進行歸類。
2.自選水果切面圖裝飾娃娃臉。
3.識別裝飾后的娃娃臉使用了哪些品種的水果。
幼兒在裝飾娃娃臉時,不但發(fā)現同一種水果可以裝飾娃娃臉的不同部位,更發(fā)現同一水果切面因形狀和顏色不同,可以裝飾的范圍就大得多。在裝飾娃娃臉以后,又對每一個水果娃娃用了哪些品種水果進行統(tǒng)計,由此引導幼兒進一步發(fā)現一種水果可以裝飾不間的五官,不同的水果又可以裝飾同一五官。此時,幼兒注意到娃娃的外形在不斷變化,更樂于表現自己的新發(fā)現。此外,這一活動可由水果延伸至周同事物,提示和鼓勵幼兒時常仔細觀察周遭,體驗多角度觀察事物所呈現出的圖像的多樣性。
發(fā)展階段:盤子娃娃——從歸類到相關,進一步擴大創(chuàng)造范圍歸類和相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歸類是把同類物品放在一起,而相關既可以是同一類別的物品,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下不同類別物品的組合。兩者比較,相關較之歸類的.創(chuàng)造范圍更為靈活開闊,為此,在幼兒玩《水果娃娃》以后,我就適時地改變材料和玩法,引導幼兒從找相關中進一步擴大創(chuàng)造范圍。
材料:仿真橡皮、彩泥、各種形狀不同的彩色盤子。
玩法:
1.任選一塊或兩塊橡皮放在彩色盤子上,當做某一五官。
2.思考哪些事物與橡皮有關,用彩泥塑造成臉部的其他器官。
3.為盤子娃娃起名字。
起初幼兒還是在找同類:如橡皮的形狀是釘子形,他們就用彩泥相應地捏成榔頭、鉗子等工具來裝扮娃娃臉;若橡皮是蛋糕形,他們就配以餅干和巧克力等裝扮成食品臉。數次嘗試后,幼兒發(fā)現有的橡皮不容易找到同類,能不能也來裝扮一個娃娃臉呢?他們開始進行新的探索。這時一位幼兒找來一塊蝴蝶橡皮,配上了葉子.云彩和花朵。我就發(fā)問道:“這些不是同類的塑材放在一張臉上會叫什么名字呢?”大家思考取名,發(fā)現這些材料都可以在花園里找到,“花園臉”的命名就此誕生了。由此,幼兒發(fā)現周圍有好多東西雖然不是同類卻有關聯,由于彩泥塑造多變的特點,更為他們按自己的想象尋找關聯的物品提供了方便,于是“郊游臉”、“套餐臉”甚至“修理交通燈”等許多奇特的臉譜應運而生。
提高階段:變臉——綜合同一物體呈現不同圖像和找相關的經驗,讓創(chuàng)造想象大顯身手上述活動開展了一段時間后,造型橡皮已不能滿足幼兒的創(chuàng)造需求。我就發(fā)動幼兒從家里找來識字卡片,玩起了找關聯的2人游戲,起名為“朋友牌”。
材料:識字卡片。
玩法:a、b二人各自選1張牌,輪流fb牌,第3張牌仍由a選。選出牌后,必須將3張牌合起來起個名,說得對就可以拿走全部的3張牌,說錯則將牌放回原處,然后交換出牌順序。
很多幼兒開始玩的時候,都是找同類的牌,當牌少找不到同類時,他們就會有意識地從找關聯的角度選牌。玩得熟練以后,幼兒便會發(fā)現要使對方不易拿走牌,b最好不出同類的牌,且a的第3張牌也很關鍵,必須與前2張牌有關聯才能命名。很多看似不關聯的東西實則都臺邑找到內在聯系。如樹、火山、人這3張牌,幼兒命名為“火山爆發(fā)”,即火山噴火了,樹燒焦了,人也疏散了。通過這一方式,幼兒思路更為擴展,越玩越有眢慧。
在之后的集體活動“變臉”中,幼兒所表現出的創(chuàng)造才能就像火山一般爆發(fā)出來,產生了如“24小時便利店”、“愛吃水果的?!薄ⅰ皨寢尩男褪帧钡绕嫣?、富有創(chuàng)造的命名,個個信心百倍地大顯身手,這種創(chuàng)造的熱情是我們這些成人無法相比的。
回想我也曾組織過《變臉》的活動。盡管反復啟發(fā),幼兒還是拘泥于類別,畫面內容十分單調,當時我還誤認為是幼兒美術技能較差所致。通過以上活動,使我醒悟: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時常和美術技能沒有直接的關系,就幼兒藝術教育而言,有效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才是藝術教育的根本。
有趣的美術課篇七
這堂有趣的美術課開始了,我們和美術老師約定上個星期的美術課來畫一位班里的同學,這節(jié)課讓大家猜一猜。
美術老師舉起第一張畫。哦!那不是我畫的嘛!長著雙眼皮的細眼睛,上面還有兩粒小痣哩,兩個夾子夾著的劉海下面有兩條小辮子?!笆切焱瑢W?!贝蠹耶惪谕暤卣f。我很興奮,怦怦直跳的心也緩慢下來。接著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第二幅畫是陳同學畫的。畫上的那個人臉紅撲撲的、圓圓胖胖的,頭發(fā)短短的`。我們剛開始不知道是誰畫的,就把目標定在了陳同學和楊同學身上了,教室里爭論得熱火朝天。后來美術老師讓陳同學公布答案,不用說,就知道是誰了。不過,我發(fā)現了一個秘密。
第三幅畫有點怪,人物外貌畫得不是很清楚,但頭上冒著一團火,但看得出來是個經常發(fā)火的人。這幅畫是倪同學畫的,畫的人是陳同學,你說,像嗎?我又發(fā)現了一個秘密,待會兒再說。
文章標題。
有趣的美術課篇八
每當看到那幅噴出來的畫,我的心中便會涌起一份難以抑制的快樂,它是我美術課上最驕傲的作品。
“叮鈴鈴!”上課了,同學們上潮水般地涌進了教室。我興奮地坐的位子上,聽美術老師教我們做噴畫。
“開始做吧!沒有噴畫筆的同學,到我這里來拿!”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同學們便開始作畫了。
我拿出了紙和筆,手中的線隨著心里的快樂動起來。我要畫兩個跳舞的姑娘。我先畫了一個圓圓的頭,之后再畫一條直直的線,是她的身體。咦,我是把她的腿畫翹起來呢,還是橫著,還是彎著呢?猶豫了一會后,我選擇了一人彎著,一人翹著,因為要做兩個人嘛,而且這樣看起來才會動感十足。嘿,就差手了,我把一個人的時候給“浪”起來,另一人的手給束起來?!鞍?,完美!”我看著手中的畫,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坐在一旁的小夏聽見了,扭過頭來看看我的畫,慢吞吞地說:“我總感覺少了些什么?!蔽乙宦?,著急了:“少了啥?”“嗯嗯,好像沒有手指哎?!薄芭丁⑴?!”我恍然大悟,趕緊加了上去??粗@幅完美的畫,我很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時美術老師發(fā)話了:“同學們,人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手撕,我教你們一個簡單的方法,先用筆在你們的小人上面使勁描一描,就好撕了?!蔽矣眠@個方法試了試,果然非常好撕。
完成了撕畫后,我就開始上色了。上色,首先要選好色啊。我拿著噴畫,看過來,看過去,最終選擇了我最愛的顏色——粉色。我把畫放在白紙上,對著畫的邊緣細心地噴起來??芍挥蟹凵?,看上去太單調了,而且動態(tài)的感覺也不是特別好。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就在四周噴上了藍色。在噴第二個小人畫時,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用了拼接法來噴色,上半身用紅色下半身用藍色,這樣看上去可好了,之后我又借了小唐的模型——小蝴蝶,在舞者的身旁噴了幾只上去。哈哈,舞者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真是太美了。
我把噴好的畫美美地交給老師,老師給了我一個大大的贊。
放學的時候,我把這幅親手創(chuàng)作的畫帶回了家,平平整整地存放在書房的抽屜里。每當拉開抽屜,看到這幅畫,我的心里便總有說不出的高興。
有趣的美術課篇九
活動目標:
1、體驗大膽想象與設計有趣、快速的車輛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及繪畫活動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教師示范畫一張、汽車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汽車的卡片或玩具小汽車也可以準備,引導幼兒先觀察。
教師:你們看看老師的手里是什么東西啊?讓幼兒仔細的看看。
2、卡片上的.汽車外輪廓像什么形狀?它是由什么部分組成的啊?車頭有什么?車身又有什么?車下面有什么?我們先觀察一下圖片里面的汽車,然后在觀察一下老師手里拿的汽車玩具??纯茨銈兡懿荒苤朗裁?等會告訴老師和其它的小伙伴們。
教師:先讓幼兒進行觀察,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有什么?像什么?是什么樣子的?那么其它的東西和這個是一樣嗎?也同時可以區(qū)分很多的東西,小汽車有什么特征?大卡車有什么不一樣?面包車又有什么不一樣呢?從他們的發(fā)現中,老師再和他們一起進行修改。
3、幼兒觀察討論后,教師再他們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有的小汽車外形好像一只甲蟲、有的像面包。而大卡車呢?不是像小面包車一樣的小小的,而是高高的,而且大好幾倍,也更長。一般的車子都是由車頭、車身、車廂、車輪、車尾幾部分組成的。車頭上都會裝上大小不同的燈,車廂上有車門、車窗。小汽車呢,一般都是四個輪子的,面包車也是。而大卡車呢?和這些車子不一樣,至于是什么不一樣呢?小朋友們再觀察觀察。
4、繪畫的要求:
教師:老師這里的范畫你們可以參照一下,然后把我們不同的車子畫出來,先畫汽車的外輪廓和車輪、再畫各個部位的細節(jié),看的越仔細的小朋友,小汽車就會畫的越漂亮。
5、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完了老師的范畫里面的。也可以自己發(fā)揮想象,看看有沒有更好看的、和老師、和別人不一樣的。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
黃老師是一位水平很高的美術老師,那一節(jié)節(jié)原本枯燥乏味的美術課就變成生動有趣的課了,同學們都特別期待這節(jié)課,所以,大家在美術課上的表現都非常棒。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紛紛回到了教室,端坐在位置上,因為這節(jié)是同學們“情有獨鐘”的美術課。
美術老師邁著穩(wěn)重的步伐走進了教室。隨著那一聲整齊的師生問好,這一節(jié)美術課拉開了帷幕一一老師把課件一放出來,同學們都被驚呆了!在下面紛紛議論:
“我們今天畫這個嗎?”
“不可思議了,這我哪能畫得出來呢?”
“老師你坑我們吧!”
……
我看了看,這節(jié)課原來是要畫京劇臉譜呀,確實有點難,我也有點慌張,生怕畫不好。老師繼續(xù)向我們展示繪畫作品,也向我們一一介紹,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最后老師選了一幅作品給我們大家臨摹,大家開始了自己的作畫。
我先畫了他的頭部和臉譜,然后再詳細的畫他頭上的裝飾。雖然頭上的裝飾有點難畫,但是,肯定難不倒我們的。我先把頭飾的邊框描了出來,又在里面畫了一點小花那小花時而多,時而密。時而聚,時而散。頂上又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形,上面寫了福字,讓人看起來特別的吉祥。圓形的周圍還有許多小球,這些小球有詳有略地,十分像我們吃的糖果哦。你看,這個造型是不是很獨特呢!老師看我畫的好,就把我的畫展示給了同學們看,我十分開心。當然,也有很多同學畫的不錯,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現在,美術已經成了同學們喜歡的課之一了。臉譜是我們中國發(fā)明的,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這節(jié)美術課讓我看到了,我們古代老百姓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力是那么的強大,這真是一節(jié)有趣的美術課!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一
這堂有趣的美術課開始了,我們和美術老師約定上個星期的美術課來畫一位班里的同學,這節(jié)課讓大家猜一猜。
美術老師舉起第一張畫。哦!那不是我畫的嘛!長著雙眼皮的細眼睛,上面還有兩粒小痣哩,兩個夾子夾著的劉海下面有兩條小辮子?!笆切焱瑢W?!贝蠹耶惪谕暤卣f。我很興奮,怦怦直跳的心也緩慢下來。接著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第二幅畫是陳同學畫的。畫上的那個人臉紅撲撲的、圓圓胖胖的,頭發(fā)短短的。我們剛開始不知道是誰畫的,就把目標定在了陳同學和楊同學身上了,教室里爭論得熱火朝天。后來美術老師讓陳同學公布答案,不用說,就知道是誰了。不過,我發(fā)現了一個秘密。
第三幅畫有點怪,人物外貌畫得不是很清楚,但頭上冒著一團火,但看得出來是個經常發(fā)火的人。這幅畫是倪同學畫的,畫的人是陳同學,你說,像嗎?我又發(fā)現了一個秘密,待會兒再說。
這真是。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二
美術課上,老師讓我們畫人像。
老師笑著問大家:“同學們,為了讓你們畫得更真實,大家選出一位模特怎么樣?”
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好!”
教室里,大家紛紛議論起來。
“曾美美吧?!?/p>
“對,曾美美。”
同學們一致推選曾美美當模特。老師爽快地邀請曾美美上講臺。只見曾美美帶著自信的笑容,腳步輕盈地走上講臺,快速地擺好了一個姿勢。大家仔細打量起來,不禁感嘆道:曾美美可真美啊。她長得中等個兒,頭發(fā)秀長柔順,粉粉的發(fā)夾像一只美麗的蝴蝶落在花叢中。那一雙細長的眉毛,像兩根長長細細的柳葉。兩個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正專注地盯著前方。粉嘟嘟的嘴唇,像一個已成熟的櫻桃,水汪汪的,真想咬上一口。今天的她,穿著白凈的短袖,流行的泡泡袖口,襯著曾美美更時尚了。那領口和袖口都鑲嵌著美麗的鮮花,讓曾美美整個人更美艷了。再搭配上那一條粉色的嵌著很多的白色波點的小短裙,簡直像一個可愛的小公主。
大家靜靜地欣賞著曾美美的美麗,靜靜地畫著。時間在筆尖慢慢流逝,大家終于都畫好了。老師讓同學們舉起畫來,可唯獨喔喔頭遲遲不敢舉起。老師滿臉疑惑地走到喔喔頭桌前,拿起他的畫一看,“哈哈哈哈……”,只聽見傳來老師的一陣笑聲。大家紛紛探出頭來,一探究竟,結果都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喔喔頭畫的是劉禪!你瞧,劉禪的身子像個大圓球,圓鼓鼓的。眉毛微微地向上翹,眼睛笑成了一條縫。身上穿著一件大大的黃色短袖,還有兩個白色小扣子,下身穿著一個軍綠色的背帶褲,兩邊還有一個大大的口袋,裝得滿滿的。里面可放著很多的零食呢。
望著哈哈大笑的同學們,喔喔頭連忙解釋道:“我以為畫劉禪?!痹烂酪宦?,也笑了。
這可真是一節(jié)有趣的美術課。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三
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跋胂罅仁撬囆g創(chuàng)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fā)明的源泉?!倍谟變簣@繪畫領域的人物畫繪畫活動中,常常出現幼兒不理解人物內心情感變化,無法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很難靈活地運用畫筆來創(chuàng)作,唯有機械地臨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針對這一點,我展開了圍繞以人物有趣的表情變化為主線,符合中班年齡特點,貼近幼兒實際發(fā)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撫慰功效的主題式繪畫活動。本節(jié)課為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時,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意的游戲情節(jié)和操作環(huán)節(jié)等,旨在啟發(fā)幼兒通過初步觀察喜怒哀樂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變化;給予幼兒發(fā)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從而發(fā)展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征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guī)律。(教學重點)。
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教學難點)。
3、鼓勵幼兒細致觀察,激發(fā)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1、幼兒用具準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準備:音樂、展臺。
1、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么樣的表情,照著小鏡子學一下。
4、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里怎么樣,到底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5、教師小結:我們的心里藏著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里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啟發(fā)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征變化,并主動嘗試繪畫創(chuàng)作。)7、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游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課。
1、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
2、幼兒園季節(jié)課程:小樹葉的表情。
3、結合日常生活,啟發(fā)幼兒善于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在區(qū)角游戲區(qū)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xù)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guī)律。
5、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文檔為doc格式。
。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四
那個星期一,天氣陰沉沉的,我們班的同學好像被這天氣感染了一樣,都懶洋洋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著上課的鈴聲。哎,這節(jié)美術課不知道又要畫什么,真煩惱!
沒等上課鈴聲響完,張老師就跨著大步走進教室。她神秘地對我們說:“今天,我們用嘴巴來畫畫?!眲傉f完,鴉雀無聲的教室頓時沸騰起來,大家都很好奇那究竟是什么畫可以用嘴巴來畫。
“請同學們拿出墨汁、顏料和宣紙,先看我示范?!敝灰姀埨蠋熢诩埳系沽艘稽c墨汁,接著用嘴一吹,神了,墨汁像長了腿似地向外跑去,不一會,一棵梅樹的枝條就出現了。然后,張老師點了點紅顏料在枝頭上,就這么一吹、一點,一幅《紅梅鬧春圖》就完成了。張老師把畫高高舉起來?!巴?,太美了!”“簡直不可思議!”同學們都驚羨不已。
看完張老師的示范,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動起嘴巴來,“呼、呼”聲不絕于耳。有的同學輕輕一吹,一條小溪就靜靜地在紙上流淌,再加上幾筆,就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有的同學用力大了一點,結果墨汁就像渾身長了腳一樣,到處亂爬,最后就無法收拾了。此時的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同學們都沉浸在吹畫的樂趣里了。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五
一個星期五的第四節(jié)課,我們上了一節(jié)美術課,這是一節(jié)讓人難忘的美術課。
課前,我飛快地準備好美術課要用的東西:橡皮泥。上課開始了,美術老師走了進來對我們說該怎樣使用橡皮泥,怎樣進行色彩搭配。可卻我一點也沒聽進去,心中只想著快點開始捏橡皮泥。
終于可以捏了。我早就想好捏一只小白兔。于是我把白色橡皮泥分成了七塊,分別是頭、耳朵、雙手、雙腳。我又用粉紅色橡皮捏了一件衣服,然后把頭固定在衣領中間,兩只手固定在衣袖,兩只腳固定在裙子下擺。這樣,一只兔子就出來了。我又用紅色的橡皮泥捏下兩小塊捏成球再壓扁。當兔子的眼睛。黑色的橡皮泥做兔子的鼻子。這樣一只漂亮的小兔子就出來了。小兔子的兩只紅眼睛盯著我,別提多可愛了!這時我瞧見同桌捏了一只大象,棕色的身體,綠色的耳朵,紅色的腿。雖然古怪卻很有趣。
老師又把我們的作品拍下來,傳到電腦里,說下節(jié)美術課讓我們看自己的作品。
那節(jié)美術課真有趣,我喜歡美術課了!
有趣的美術課篇十六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美術課,老師教我們吹畫。
因為是三個班在一起上課,所以剛剛上課的時候,教室里有同學在不停地講話。老師走上講臺,手里拿著一根小竹棍,唱了一首歌:“我是丐幫老幫主呀,打狗棒兒拿在手呀。要是誰呀不聽話呀,我就把他揍一頓呀……”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教室里面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我們準備好了工具:白紙、墨水和水彩筆。老師先教我們吹畫的方法,然后就讓我們自己吹。我因為沒有墨水,就拿出黑色水彩筆的芯使勁擠出水來,讓它滴在紙上,然后就開始吹,吹呀吹呀,最后吹得像一棵彎彎曲曲的長了很多枝條的樹。接著,就用其他顏色的水彩筆畫了一朵朵美麗的小花,再加上綠色的小草和別的東西,就變成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畫。
我雙手捧著這幅畫,仔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覺得滿意極了。
大家的畫都吹完了,真是五花八門。有的像樹,有的像藤,有的像風景,有的像奇形怪狀的動物……有趣極了。
再看有的同學:有的手指全黑了,還有的變成了大黑臉。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