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增強自信心,并為未來的努力制定明確的目標。寫總結前,首先要對整個過程進行回顧和分析。通過閱讀以下范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其他人是如何寫好一篇總結的。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一
感受愛國報國的赤子深情,學習描寫人物的不同方法。
《錢學森》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
沒有忘記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所作出的卓越貢
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不長,條理清晰,易于整體把握。但對于錢學森學生知道的不多,
有必要課前發(fā)動學生查找錢學森的有關資料,最好能將感受最深的資料變成自己
的語言,練習表達,為課上交流做準備。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人的文章已經(jīng)
閱讀了不少,基本上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來感受人物,但感受不夠
深刻,對于側面烘托人物的形象的方法感受也不深,都有必要加強引領,讓學生
走向深入。
【教學重難點】
1、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朗讀品味,體會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
想感情,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2、初步體會倒敘寫法的基本特征和表達的好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人物,揭示課題
這一節(jié)咱們就來了解一位身在美國,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但一刻也沒有忘記
祖國的科學家——錢學森(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1、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說說你對錢學森的了解。
(課件出示)介紹人物背景
2、檢查生詞。
(課件出示)我會讀:
屈指一算 魂牽夢繞廣闊無垠
運載火箭劈波斬浪 水天一色
卓越 袒露 眺望 穩(wěn)健 前額
富裕誠懇貢獻 赴美留學
(1)提名讀。
(2)齊讀 。教師及時正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1)文章讀通順了嗎?本文共7個自然段,選擇你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讀完后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2)說說讀文后的初步感受。
三、精讀人物語言,體會愛國之情
1、提出要求讀課文
文章是寫人的;寫人的文章一般要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這篇文章重點描寫了錢學森的語言。(板書:言為心聲)
(課件出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錢學森語言的句子,邊讀邊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你從他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悟批注在文中空白處。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教師巡堂指導。
2、分析重點語句
(1)(課件出示)“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
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這段話是錢學森在美國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的時候說的,雖然身在美國,但他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
錢學森在美國有那么高的待遇,生活條件那么好,可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他是中國人,要為中國人民多做點事。雖在異國他鄉(xiāng),但他心里仍然想著祖國,想著祖國的人民。(板書:身在異國、心系祖國)
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2)(課件出示)“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xiàn)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p>
這句話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中秋節(jié),在美國,留學生勸阻錢學森時,錢學森對留學生們說的。當時我們中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就連和他在一起的中國留學生都勸他暫時不要回去??伤麉s說,就是因為祖國現(xiàn)在很窮,所以我們更應當回去。正因為他熱愛祖國,才想回去報效祖國。(板書:報效祖國)錢學森明明知道當時我們國家很窮,就是搞起科學研究來也不方便,但他卻愿意放棄在美國的優(yōu)越條件,回到新中國去。因為他是中國人,他要為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做貢獻,他想把汗水和智慧灑在中國的土地上,讓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
要求學生帶著感受讀課文。(學生激情朗讀)
祖國現(xiàn)在很窮,需要我們大家,這個“我們”是指誰?(“我們”指他自己也包括留學生們; 錢學森說話時很誠懇。)
“誠懇”是什么意思?他的這番話中還有什么意味在里面?
(指導學生結合語境理解誠懇:真誠、懇切;錢學森也希望留學生跟他一起回國創(chuàng)造祖國的美好未來)
過渡:其實,這一段不僅寫了錢學森的語言,還寫了(留學生和美國海軍的語言),為什么要寫他們的語言呢? (對比描寫更能襯托出錢學森的愛國。) 提名兩生對比朗讀,在對比中感受錢學森的愛國。
(3)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
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從美國將領的話中我知道了錢學森是個難得的人才,一個人就抵得上五個師。
(課件出示)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
從“絕不能”這個詞中我體會到他們堅決不允許錢學森離開美國,回到中國去!
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潛臺詞?
他們如果勸說不行,利誘也不行,可能就要來硬的了。比如派人監(jiān)視他,或抓起來。
思考:為什么寫美國將領的話?
用美國海軍的話來襯托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什么也動搖不了,回國的態(tài)度很堅決。課文不僅寫到了錢學森的話,還寫到了留學生和美國將領的話,這也是這篇文章與其他寫人的文章不同的地方,.課文通過對其他人物的描寫,從側面烘托錢學森的愛國之情,這叫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 (板書:側面描寫襯托)
3、我會寫
(課件出示)請任選一個方面寫話。
錢學森想說:。
我想對錢學森說: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錢學森,但對他的了解才剛剛開始。請課后繼續(xù)了解,走近他,找一些關于錢學森的書來讀一讀。
板書設計:
19錢學森
身在異國
正面:(言為心聲 )心系祖國
錢學森 報效祖國 愛
國
側面: (襯托)
教學反思:
《錢學森》一文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執(zhí)教過程中,我緊緊扣住課后的習題“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錢學森說的話,體會這些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進行教學。主要安排了以下幾個方面:
1、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錢學森說話是的心理活動。
2、適度拓展,感悟錢學森的愛國情懷。
3、國內、外生活、工作條件的對比,理解錢學森回國的執(zhí)著。
以上三個安排,旨在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感受錢學森那課拳拳報國之心。為了使錢學森這個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為了讓學生更立體更全面地感受錢學森的豐功偉績,我引入了他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物對他的評價。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二
本單元以《沖突》為主題旨在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戲劇,寓言。還有外國的小說,產(chǎn)生共鳴。
共五篇課文《寓言二則》、《小炒寫員》、《大自然的秘密》、《我看見了大?!贰ⅰ陡柿_十二為使臣》。
《寓言二則》:文字特別簡練卻又生動形象,《矛與盾》其中心就是告訴人們說話辦事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教學本單元要實終圍繞矛與盾為文章主要線索。
《鷸蚌相爭》: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還要顧此失彼。《小抄寫員》學習本課要理解敘利奧默默忍受父親的誤解,偷偷幫父親抄寫簽條掙錢養(yǎng)家的事,教育學生要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大自然的秘密》:本文通過作者一行人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為線索,說明各種動物都有生存之道和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秘密。
《我看見了大?!罚罕疚闹v述了一個身體畸形女孩在繼父的鼓勵下,對生活充滿了樂趣,同時也贊揚繼父高尚品德。
《甘羅十二為使臣》:學習本文要通過甘羅的語言體現(xiàn)他的機智勇敢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三
本班學生58人,總分4510.5,平均77.77,優(yōu)秀率31%,及格率93%。
本次試卷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難度適宜,覆蓋面較廣。試卷緊扣語文訓練的三大板塊:基礎知識、閱讀、作文,對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書寫習慣進行考察。
試卷答題中可以看出:字、詞、句基本功的訓練不夠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確辨析,該掌握的基本字也容易出錯,對要背誦的語段部分學生不能準確記憶。
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夠強,學生缺乏對一篇文章整體意思的把握能力,對部分含義深刻句子不能準確領會,特別是語言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欠缺,缺乏從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個別學生習作審題不清,選材新穎的不多,不善于從生活中選取真實、鮮活的事例來編寫寓言,所選事例不夠具體生動,思路不夠開闊,部分學生習作內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體清楚表達的能力較弱。文中出現(xiàn)錯字、錯句情況嚴重。反映出學生語言基本功不夠扎實。學生的試卷書寫不夠工整、卷面不夠整潔。
學生的書寫習慣不是太好,部分試卷卷面亂臟。答題時不能認真審題,仔細思考。有g題漏題現(xiàn)象。
要學好語文,首先要識字,并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字和詞。從本次檢測中,我們很明顯地感覺到,基礎知識對小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試卷中從字音、字型、字義考察學生,設計了多樣的題型:形近字、同音字、四字詞檢查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疾榈淖帧⒃~都是本冊教材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些知識在學生的練習中出現(xiàn),仍有學生的失分較多。
要提高學生的成績,首先應重視字、詞的過關。期中試卷中,字、詞類的題目只要學生平時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詞語聽寫,詞語抄寫和組詞的訓練作業(yè)設計更科學、合理,嘗試分層作業(yè),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同時還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訓練和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掌握。
從答卷情況分析,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雖然本次試卷的閱讀題并不難,只要學生認真閱讀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學生失分還是較多。所以以后的教學中還課堂給學生,引導自讀自悟,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用心讀書,獲得個性化的體會。今后的閱讀教學中要還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積累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試卷情況看,課內的積累,課外的拓展,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至關重要,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愛讀書,并指導他們做好摘抄和讀書筆記語文教學必須采取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四
《表里的生物》是六下第五單元的精讀課文,也是整個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篇精讀課文,編者的用意可能在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并能一直保有愛思考的習慣,對身邊事物和現(xiàn)象多一些關注、好奇。
這是馮至的一篇回憶兒童生活的散文,富有童真童趣,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對“我”的推理精神十分欣賞。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小孩子,用有限的經(jīng)驗對陌生的事物做出自己判斷,從大人的“解釋”里為自己的判斷尋找更“確切”的依據(jù),從而篤定了自己的“認識”——盡管那是兒時的臆斷。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即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支撐觀點,旨在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論說類文章常見的表達方法。這篇散文如何落實單元的語文要素“體會文章是如何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呢?如何準確地理解課后思考題中隱含的課文學習目標?可以從課后的思考題入手,尋找隱含著的學習目標。
從“事例”到“觀點”,是一種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而課時設計時,第一課時重在感知童年趣事的內容,并對文中的“我”形成初步的印象——“我”是怎樣的孩子。第二課時,則運用演繹推理,由“我”是怎樣的孩子的結果,尋找具體的論據(jù),在品詞析句和朗讀指導中,逐步體會人物形象,得以證實。由此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替換課題,引申拓展到回憶自己兒時的趣事,升華對“愛思考、好奇心”的理解。第二課時的實際教學中,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
板塊一:復習回顧,體會“我是怎樣的孩子”。此板塊著力為學生思考奠基鋪路,從問題入手,反向求證。在引導學生驗證觀點的過程中,習得“抓關鍵詞”和“前后內容相關聯(lián)”的閱讀能力,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巧妙利用課后習題逐步深入,有效總結了學法,為后續(xù)學習搭建支架,效果明顯。
版塊二:借助學法,證實“自己的觀點”。扶放結合,學法遷移。在領會上一環(huán)節(jié)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放手去學,圈畫批注,自主思考,積極匯報,思維碰撞。從課堂的交流和思考深度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部分同學能牢牢抓住“愛思考、好奇心”這一觀點侃侃而談,有理有據(jù),學會了抓住關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整體關照,想法獨特,有自己的獨立思辨能力。
板塊三:拓展語用,聯(lián)系生活說趣事?!跋氡匚覀兡酥撩恳晃蛔x者,都曾有過與“我”類似的想法、經(jīng)歷,大家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通過具體事例來說一說!”這個板塊,學生興趣濃厚,問題一提出,即刻引起大家的“共鳴”。在這一背景下,不但能夠幫助我們體會文章的表層故事,而且能真正讀懂文章、讀懂馮至,走進了語言文字里去。在自由說的環(huán)節(jié),大家還用上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豐富的表達形式,說得有趣,說得入理,說得細膩。
高段閱讀教學,尤其是六年級的閱讀教學不僅要學生積累單篇課文內容和閱讀指導,更應著眼單元一體化,授人以漁,教給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整體關聯(lián),習得語言秘妙,獲取作者的寫作方法:
一、讀評結合,相得益彰。
“同學們,課文中描寫的‘我’的經(jīng)歷,你有同感嗎?你覺得作者是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讓你有這樣的感覺?把它畫出來,讀給大家聽,說說自己的體會?!?/p>
大家交流比較順暢、自由,體會了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喜歡觀察、喜歡思考、樂于探究的孩子形象。同學們讀得生動、有趣,在朗讀和點評之中體會到難忘的童真童趣。
“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學中,在理解的同時進行朗讀指導,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同時,引導學生進行點評,在點評中加深理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朗讀引起自己共鳴的語句,在讀中流露出自己的感情,這樣的體會更真摯、更深切。如果教師又同時引導其他學生說出自己的聽后感受,對朗讀的同學作出評價,那么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再一次內化了自己的理解;朗讀的同學在伙伴的點評中感受到了鼓勵與肯定。讀與評相得益彰,既正確理解了課文,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性思維。如此,課堂更為和美。
二、單元關照,有效融合。
統(tǒng)編版教材單元“語文要素”的設定一般比較籠統(tǒng),教學中往往會遇到不好精準實施,這時就要想辦法在單元教學的序列中循序漸進,依次實現(xiàn)。如,六下第五單元就是以思想內容或題材為單元的教材體系,往往讓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忽視文本本身而注重思想、情感等主題方面內容,以體現(xiàn)整體教學。因此精準聚焦,“應文而教”,讓學生習得語文能力顯得尤為必要。無論單元中的議論文體還是散文文體,首先聚焦文體本身,了解其文體特征,以“語文”的方式挖掘文中的語文因素,體會“人們不同的思考和探索”,使得教學中文道統(tǒng)一。
所以,單元教學中,首先要關注讀寫之間的聯(lián)系,有層次、有梯度地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通過精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體會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結合課堂語用訓練,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遷移運用,加深對文本的認識和理解,如此課堂更生趣。其次,依據(jù)文本的不同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針對單元課文課型的多樣性,依據(jù)文本特點,靈活教學。如此精準聚焦文體和內容,有效融合,真正彰顯“語文味”的課堂。
《表里的生物》一課教學,值得我們走進文字,深入思考;走出課堂,由“表”及“里”,在趣說生活中的故事里追求“真理”的妙義,在單元一體化的教學實踐中探尋“融合”的精彩!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五
語文園地教學是鞏固一單元學習的綜合教學,《語文園地一》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知識總結。本語文園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第一部分“交流平臺”旨在讓學生對于讀過的類似的文章進行比較,取其相似,找出不同,增加學習的樂趣;“詞句段運用”這一板塊意在讓學生學會排比句和分號的用法,體會排比修辭的好處,學會寫作時什么時候會用分號;最后,“日記月累”版塊留給我們的是一首孟浩然的詩《過故人莊》,增加學生們詩詞的積累。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進行教學之前,為了使交流平臺版塊比較充實,我在課前已要求學生查閱有關的書籍,搜集自己讀過的相似的文章,并告訴他們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把相關資料帶來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同學們因為之前有所準備,所以,我放開課堂,首先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自己看過的類似的書籍,并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然后讓組長做代表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同學們興趣盎然,都很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
2、同樣,為了使排比句學習的順利展開,我讓學生們準備一些自己學過的排比句,并觀察它們的結構有什么特點,在大屏幕上出示課本的排比句,讓學生們總結排比句的特點,即為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成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作排比。同學們基本能發(fā)現(xiàn)其特點,并糾正自己不正確的認知,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對于排比的修辭手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最后,讓同學們練習寫兩個排比句,小組進行評判,更進一步地了解排比的特點,學會判斷排比和造排比句。
3、對于古詩的學習,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古詩,糾正學生的字音,使學生能正確、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畫面等方式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理解和積累詩句。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xiàn)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課前的準備工作充足,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通過課前的準備工作,學生們都有材料可說,尤其是交流平臺中,同學們都積極地展示自己讀過的書籍,并且熱情地和小組同學討論,從討論中獲得了自己新的感悟,使同學們在知識方面更上一層樓。
2、注重朗讀,在讀中感悟。
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等讀書形式,尤其是古詩的學習,通過各種讀,讓學生熟悉古詩的內容,自己解答詩的詩意,并讓學生回憶以前所學過的孟浩然的詩,總結起來,形成了體系學習。
對于這一課的學習,我雖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但對課堂時間的把握有很大的欠缺,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所搜集的資料很多,有很多內容沒有辦法更好地融入課堂,另外三個板塊的銜接上不自然,板塊語言之間銜接不流暢。
如果重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繼續(xù)努力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合理地把握時間,讓孩子充分地展示自己所想展示的內容,錘煉語言,使用精妙的語言使語文園地的三個方面銜接起來,使得整個課堂學習起來更加的輕松、有趣。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六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游記,主要描寫了雙龍洞的“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教學時,我通過板畫的方式,讓學生邊讀書,邊畫出金華雙龍洞的示意圖。通過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們了解了:從金華——羅甸——雙龍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游覽過程,接著我們分了三個板塊:一、學生自學“路上見聞”部分;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部分;三、重點講解“孔隙”的部分。在學習過程中,我結合“引導自學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如此安排,主次分明,體現(xiàn)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
習作一教后記
一說起作文,同學們就開始抓耳撓腮起來。一個寒假,他們都沒有接觸作文,總覺得作文無事可寫。好在習作一要求學生寫的是《童年趣事》,整篇文章圍繞著一個“趣”字展開。我通過讓學生們回憶過去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最后指導學生選擇其中兩三個故事為例,注意把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寫具體,并進行了作文的講評。
實際上,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他們只有有了強烈的情感,才會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來。
練習一教學反思
練習一的《語文與生活》,目的是學習“擬人”的修辭手法,讓學生能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學第一部分時,我重點讓學生比較了比喻與擬人之間的區(qū)別,并讓學生通過集體交流聽別人說一說自己寫的句子,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誦讀與積累》部分,通過自讀——競賽背誦的方式,完成了教學任務。并且在學習了這些描寫冬季的詞語之后,我們又補充了有關春季、夏季、秋季的成語,開拓了學生的眼界與思維,達到了教學目標。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七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來,少年又鎮(zhèn)定了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于把碗穩(wěn)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chǎn)生一陣微微的激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后的表現(xiàn)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從四個層次上進行了反思。
一、抓住時機,讓現(xiàn)實與文本結為一體。
在講這篇課文時,奧運會剛剛結束,在奧運會中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一直感動著我想,這種精神不正與頂碗少年相似嗎?于是我在課文導入時以奧運會中的幾位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導入,重點以杜麗事跡為主引入,我邊出示圖片邊講解:作為上屆奧運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的獲得者,作為本屆家門口奧運上肩負首日奪金的杜麗,由于肩上的擔子重,心里上的壓力大,最終導致痛失金牌的巨大打擊。然而杜麗4天后一掃奪金失利的陰霾,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輕裝上陣,沉著冷靜,為中國射擊隊奪得了在本屆奧運會的第4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贏得的第19枚金牌。學生很感興趣。我順勢引導: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jié)目經(jīng)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在我們的課文里也有頂碗少年這樣一個故事。就這樣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新課標》中對人文性的理解曾有這么一段話:“語文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庇纱丝梢姡珜ё灾鲗W習、合作交流、探究創(chuàng)新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法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于是在教學中我嘗試著采用一個大問題:頂碗少年是怎樣不怕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讓學生圍繞著這個問題整體默讀課文,自讀自悟,邊讀邊畫批。這樣不但有效地進行了讀的訓練,而且學生之間也進行了很好的交流。
三、以情促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一種心靈的滋長,是一種生命的呵護。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八
本單元的主題為“師恩難忘”,安排了《莫泊桑拜師》、《理想的風箏》、《孔子游春》、《明天,我們畢業(yè)》四篇講讀課文。
《莫泊桑拜師》剪裁合理,詳略得當。對如何拜師求教濃墨重彩,詳加敘述,使學生從莫泊桑的成功中悟出寫作成功的秘密,從中懂得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從而有效地指導自己今后的作文。
《理想的風箏》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以一個學生的語氣,刻畫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要人們學習劉老師對人生用心樂觀的態(tài)度和頑強執(zhí)著的精神,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與工作態(tài)度是緊密聯(lián)系的。
《孔子游春》人物形象個性鮮明,透過人物的言行舉止的描述,使孔子的博大精深、慈祥溫柔、子路的豪爽性急,顏回的善于思考、溫柔謙遜都躍然紙上。文章結構逐層推進,一波三折,跌宕多姿。另外,文章較多地使用四字短語,使得文章語言優(yōu)美生動、瑯瑯上口?!睹魈?,我們畢業(yè)》作者透過對六年學習生活及成長歷程的回顧,以抒發(fā)濃濃的眷戀之情,資料真實,感情真摯。
語文課堂教學應當尊重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潛力;并能在個人自由生活的同時承擔不可推卸的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的職責。以到達弘揚道德價值和審美價值,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時代風尚的關懷人生的終極目的。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心靈深處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搞活語文課堂,構建多向互動創(chuàng)新性語文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得到延伸。
1、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國內外的教學改革都把重心從“教”轉移到“學”,從傳授知識轉移到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潛力。創(chuàng)新性語文課堂教學也應這樣,不論是采用暗示法、發(fā)現(xiàn)法,或者自學輔導教學法,學導式教學法,都注重調動學生的用心性,激發(fā)求知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使之不僅僅能學到知識而且學會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帶給特定的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重質疑交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睂W生能自己質疑提問,說明學生進入了自主學習狀態(tài)。教師透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用心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chuàng)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透過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外向學習法等形式的交流,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商討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透過課內外結合的教學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九
近日,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課例大教研”活動。我們五年級組的課題是《凡卡》。《凡卡》是第六單元是“外國名篇名著”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斗部ā芬晃臄⑹隽硕韲郴式y(tǒng)治最黑暗的時期,九歲的凡卡在圣誕節(jié)的前夜趁老板、老板娘去教堂做禮拜的機會,偷偷地給爺爺寫信,傾訴自己難以忍受的悲慘的學徒生活,再三哀求爺爺帶他回鄉(xiāng)下去。課文的結尾以凡卡做夢的形式反襯了凡卡的悲慘遭遇,暗示了他愿望的破滅,給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激起了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閱讀,關注凡卡的悲慘命運,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體會文中回憶的內容和寫信的內容對比、襯托的寫法。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讓學生通過讀信的內容,感受凡卡的可憐,結合挨打時的動作--“揪、拖、揍、戳”、“拿楦頭”、老板娘“撈起青魚”;等動作,體會他們對9歲的小凡卡肆意隨便地毆打,毫無人性地對待。讓學生體會凡卡多么可憐!然后通過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走進凡卡的內心,理解凡卡的可憐,感受當時社會的黑暗。通過理解凡卡的挨餓、誰不好覺,讓學生感受9歲的凡卡在老板的家里過的就是這樣痛苦的生活:沒有自由,沒有尊嚴,連做人的基本權利都沒有。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凡卡的悲慘的生活。
凡卡的夢會實現(xiàn)嗎,為什么?讓學生交流。
美好的夢總與殘酷的現(xiàn)實形成了對比,可憐的凡卡悲慘的命運將會繼續(xù)。教學本課后,我有以下的感受:
本篇課文的歷史背景離學生比較遙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理解凡卡生活的環(huán)境。在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首先我讓學生們交流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況,讓學生了解在沙俄的統(tǒng)治下,俄國人民所處的悲慘狀態(tài)。這樣,我班的學生就很快地融入到了課文中,課堂效果比較好。
《凡卡》這篇課文雖然較長,我對課文的重點部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這樣對凡卡的痛苦生活才能體會得更深刻。比如凡卡的信要讀出他生活的悲慘、痛苦,讀出凡卡的`可憐,讀出我們對凡卡的同情。對于信之外的回憶鄉(xiāng)村生活的段落,可以與信的內容對比著讀,要指導學生讀出鄉(xiāng)村的生活雖然貧苦,但在凡卡的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讀出凡卡在鄉(xiāng)下的快樂。這更烘托出凡卡的可憐。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
六上第2篇課文《索溪峪的“野”》就是一篇很好的習作范文。全文采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謀篇布局:在概括介紹索溪峪“野”的特點后,分別從“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野”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描寫。每一方面的描寫都采用同樣的方法。例如,寫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芋野性的美,接著從山具有“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來具體描寫。另外,課文用了擬人手法和聯(lián)想的表達方法,把“山”、“水”、“動物”描寫得別具一格、富有情趣、野趣盎然。
品讀著這么靈動有趣的美文,孩子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悅的,都被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深深折服了。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也想嘗試著創(chuàng)作一篇美文。
再仿結構和語言。因為有了范文的引路和老師的指導點撥,學生在布局謀篇時,完全沒有問題,就是遣詞用語得花心思。不過,學生寫起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有幾個學生的習作投稿后即被錄用發(fā)表。
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材盡其用,就能讓閱讀和寫作的互動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就能讓習作教學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朗。
超越,在萬山之巔,永無止境,但我會執(zhí)著前行,爭取讓自己的習作教學上有所作為,盡其所能讓自己的學生獲益。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一
《文天祥》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變賣家產(chǎn)招募士兵、拒絕投降并寫下《過零丁洋》的詩句等,尤其通過文天祥的語言描寫,更能體現(xiàn)出文天祥身上的愛國熱情和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教學本課,為了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將任務課文劃分為三個大問題,然后將整個課堂拋給學生:
首先,我們所要學習的是一個怎樣的人;
其次,我們?yōu)楹我獙W習這個人;
最后,我們要學習這個人的那些品質。用三個問題將整篇文章融為一個整體,讓學生通過自讀、默讀、指名讀。教師范讀等方式,了解文章梗概。通過重點句子以及主要人物文天祥的神態(tài)及語言描寫,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感悟民族精神!
1、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緊扣文本,通過具體的語句以及文本中對文天祥神態(tài)、動作以及語言的描寫,來領略文天祥的精神品質。
2、教學結束后,缺乏對課堂教學以及學生的收獲做簡單的小結。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把新型的教學理念運用于教學過程,揚長避短,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二
十月是豐收的季節(jié),我們六年級組教師們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小組教學中也有了教學上的新體驗與新收獲。
在授課之前,我們組的四位教師利用空節(jié)時間,不斷進行研討,從授課資料到授課方式,從鉆研教材到分析學生,從課件制作到課前準備,大家都是不分你我,分享各自的經(jīng)驗,充分體現(xiàn)了團隊精神,也到達了進行小組教學的目的之一——促進教師們的共同發(fā)展。
本次小組教學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了以下幾點:
《荔枝》、《長征》、《梅花魂》都是平實易懂的課文,以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完全能夠自讀領悟。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繁瑣的講解,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感悟。
討論是閱讀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它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促進智力發(fā)展,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這三篇課文雖然平實易懂,但要從細微處讀出真情,還得讓學生在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充分地交流、探索。所以都設計了“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最感動?課文中批注,相互交流,談體會”這些環(huán)節(jié)。
《梅花魂》《荔枝》《長征》都是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這樣文質兼美的課文,都讓學生在讀中悟境,議中悟情,寫中悟意。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情感,我們都設計了“歌曲渲染”,“補充文章結尾”“看圖寫話”等環(huán)節(jié)。
我們經(jīng)過這次小組教學,再一次領悟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資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會水到渠成。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三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谘芯俊逗商僚f事》一課時,就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諧統(tǒng)一,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通過三件事的學習感受體會文章的“人性之美”。課文既有美景描繪,又有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敘述,因此朗讀是本課的重點,要求學生能讀出合適的語氣,表現(xiàn)出小伙伴的性格是本課的難點。因此,上課中力求通過“品詞析句”的方式,有效引導學生感悟、理解課文,并貫穿教學始終。
景物描寫中多處運用比喻手法使句子更為形象生動,單靠讀學生可能未直觀感受到比喻的好處,在這個重點的突破中,我引導學生把比喻的句子刪去后再讀,比較前后的感覺,通過直觀的比較,教會了學生一種逆向思維,也真正感受到比喻的魅力。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也是學習語文,感悟語言的有效策略。教師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品味,幫助孩子理解課文的主題。通過品詞析句,引導學生自主感悟。
如:作者向我們介紹起了荷塘之往事——狗刨比賽和擊水游戲?!皳渫ㄍā薄跋衲膫€鼓隊敲亂了套似的一陣亂響”形象地寫出了比賽時的忙亂和緊張?!按缶栈ㄋ频睦恕庇忠粋€比喻,浪花的形狀躍然眼前。另外,從比賽后的“氣喘吁吁”和“昏昏欲睡”可見當時比賽的激烈,反映出小伙伴們的快樂生活和無拘無束的性格。擊水比賽是激烈的,作者精選了一些詞語:“擊、鬧、急速、射、撞擊、混”等再現(xiàn)了比賽的激烈。而“當我們互相扭在一起時,便停止了擊水,哈哈大笑起來”,則表現(xiàn)了小伙伴們的親密無間。文章的高潮之處是“我”溺水時。作者寫出了自己遇險時的狼狽與危險,隱藏了小伙伴們的著急。最后,小伙伴們“在水中排成一隊。手拉手鐵鏈般地將我拖到岸上?!奔葘懗隽诵』锇閭兊臋C智,又寫出了他們的善良與淳樸。
教學中我注意了緊扣文本,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的平臺,引領學生積極的和文本對話,讓學生各抒已見,各有所悟,各有所得。
我創(chuàng)設了“遇溺獲救”的情境,有助學生直觀理解“手拉手鐵鏈般”把作者拉上岸的情景,通過學生、師對表演同學的采訪,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小伙伴們的勇敢、機智和對“我”淳樸的愛,從而突破難點。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四
《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yǎng)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tǒng)治下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采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指導朗讀來解決重難點;啟發(fā)學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思想品質及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質疑問難,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到主人公美好心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
一、突出主體,注重層次。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已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得學習”。在閱讀中要注重層次性,即引導學生一層深一層地理解課文。在教學1—2節(jié)時,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描寫“窮”的語句及關鍵的詞語,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指導朗讀。采取從“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閱讀過程,引導學生沿著這條思維途徑,一步一步地閱讀理解。
二、語言訓練要落到實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丟開課文語言搞騰云駕霧式的內容分析,也不能脫離內容搞支離破碎的語言訓練,而是有機地把兩者統(tǒng)一起來。如在學習課文第一段中,研究“溫暖”、“舒適”這兩個詞語,首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溫暖、舒適”,然后再看圖,從圖上看出桑娜家的“溫暖、舒適”,最后回到課文,從文中進一步體會“溫暖”指什么?“舒適”指什么?此時,學生的回答中已不僅僅是孤零零的描寫小屋的語言文字了,還有描寫小屋外的呼嘯怒吼的寒風,洶涌澎湃的大海的語言文字,還有對在這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人的處境和感受的聯(lián)想,從而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桑娜的勤勞能干。
這樣,詞義的內涵拓展了,學生的聯(lián)想空間擴大了,看問題的視野也開闊了。
三、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治。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自由飛揚。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五
今天教學了我國著名詩人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課文主要通過描寫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學生從周總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中感受周總理的偉大人格。我也深有體會,教學時主要從以下方面突破重難點的:
基于現(xiàn)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總理的生活與工作知道的不多,對周總理的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人物沒有一個很深的感情基礎是很難在情感上產(chǎn)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周總理的書籍資料、圖片等,并為學生提供周總理的相關網(wǎng)站,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展開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寫“勞苦”和“簡樸”的語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動的語段旁邊做好批注,然后在小組里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談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三、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鳴
生共鳴,因而在最后兩段的朗讀時學生激情飽滿,發(fā)自內心的吶喊把課堂推向了高潮。最后的拓展延伸,讓學生以《周總理,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小練筆。從學生寫的內容看,感情真摯,充分抒發(fā)了對總理的敬仰與愛戴。
不過回想起這一節(jié)課,也有一些遺憾:
一、課堂教學中只注重優(yōu)生的發(fā)展,忽略了學困生的訓練。提問的面太窄,沒有給學困生表現(xiàn)的機會。
二、在學生面對總理說心理話的時候對學生的引導不到位,學生回答的面有點窄,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題材限制較死。
三、最后兩段的朗讀由于時間關系指導的也不太到位,今后,還要在這些方面多加努力。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六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如何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在對教材、教參深入學習、研究后我發(fā)現(xiàn)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如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的了解后,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揚長避短,相互補充。如教材著重培養(yǎng)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感受。教材中的閱讀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從而不至于挖得過深,學得困難,讓他們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這又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真正實際,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科學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生成有效課堂。只有這樣,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案,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情況不斷調整。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著重培養(yǎng)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限,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教學行為,使課堂最優(yōu)化。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總結,在今后的教學中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fā)生。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一起成長,有的知識,經(jīng)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如果只掌握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講要求,讀讀例文,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拓寬課堂領域,最近我又在思考,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曾經(jīng)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將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已到了及時充電的時候了!多讀些教育理論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jīng)驗的同志學習、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七
《匆匆》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字優(yōu)美,含義深刻,適合朗讀。我利用欣賞讀,配樂讀,抓重點詞句品讀等方式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時間來去匆匆,一去不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重難點。現(xiàn)在我以教學重難點處問題的有效性為主,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學中的問題要為完成教學任務服務。
我以“看到燕子去了再來,楊柳枯了再青,桃花謝了再開,作者一定會想-----”和“你的一生有幾滴這樣的水?你已經(jīng)用了多少了?”這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認真思考,使學生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展開聯(lián)想,體會到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渴望和留戀,同時學生也感受到了時光匆匆而逝,既對所學內容進行了感悟,又滲透了學習方法,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明了,要有針對性。
的主要內容。有的學生的感受以內容為主,感受到了時間匆匆,有的學生感受到了散文的優(yōu)美,這一點令我出乎意料,但也讓我同時領悟到這也是這一課的知識點,隨即記錄下來,作為備課的資料??墒菫槭裁磿霈F(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反問自己,原因就是我的問題過于籠統(tǒng),指向不明,這也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常犯的一個錯誤,問題如果能直截了當,離題進一步,就會減少學生學習的障礙。
例如我在教學第一段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第一自然段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由于小學生初次接觸散文,所以學生只從時間一去不返談發(fā)現(xiàn),卻沒有談字詞和句式方面的`發(fā)現(xiàn),令我失望。我決定改變問題再試。第二次試講時我將問題改為“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知識?”可是學生的回答仍以內容為主,而未有其他的收獲,此時我真有些苦惱,這說明我的問題不夠明了,表意不明,不準。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能體會到時間一去不復返,又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排比句式和對比手法,從中領略散文的韻味呢?第三次試講,我又將這個問題改為“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這時,有少許學生發(fā)現(xiàn)了句子中的對比手法,可我仍然覺得不盡人意。課后,我苦苦思索,怎樣設計這個問題才能讓學生直接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財富呢?首先我質問自己,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猛然間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在和自己捉迷藏,為什么想讓學生發(fā)現(xiàn)卻又不敢問呢?平白設置了師生交流的障礙。不如直截了當,需要學生發(fā)現(xiàn)什么就引導什么。所以后來我將問題設置為”你喜歡這一段的開頭嗎?說說理由。這樣一來,學生發(fā)現(xiàn)了排比句,美美地賞讀了一番,又從文中的問句“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出了作者的追問,發(fā)現(xiàn)了時間與前面幾種自然現(xiàn)象間的對比,體會到作者對逝去的時間的留戀,看著他們盡情地發(fā)現(xiàn),交流,真令我心中暢快??梢姡瑴蚀_地提出問題,既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知識,還可以疏通學生的學習道路,使他們順暢地到達知識的彼岸。
三、借助有效問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在理解了句子“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蔽翼槃輶伋鰡栴}:你們知道怎樣才算留下了生命的痕跡,沒有虛度此生?舉一個你敬佩的人來說說。學生列舉了一些偉人,卻忽視了身邊默默奉獻的人,我發(fā)現(xiàn)他們思想中的偏頗后,教育全體學生即使是平凡的人,只要他們對家庭,對社會對他人作出了有意義的事,就活得有價值。這樣借助這個問題既巧妙地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又為下一個問題“那么你們知道朱自清先生以后是怎樣做的嗎?”作好準備。
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問題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今后,我將在平時的教學中扎扎實實地作好有效問題的設計,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反思《匆匆》這課教完了,留在我心中的除了對課文精彩語言的嘖嘖贊嘆,對學生理解感悟語言能力和精彩發(fā)言的深深贊賞,還有對教學過程中教學機智應對的久久思索。
《匆匆》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細膩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和作者對虛度時光的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年輕人已有所覺醒,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文章膾炙人口,但對于六年級孩子來說,理解起來又有一定難度,因為文章中一些詞的說法與現(xiàn)在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這篇文章思想感情復雜而多元,想要理解作者的當時的思想并不容易,文雖短,若想理解深刻并不容易。
語文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理解、感悟、欣賞、和評價。而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實現(xiàn)對文章解讀的。
出自 KAOYanMIJi.cOm
一、語言渲染,讓學生入情入境。
上課伊始,先讓學生找統(tǒng)領全篇的問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了呢?給學生一個對全篇的整體印象,同時又用語言渲染:是啊,作者的八千多日子在他的手中匆匆溜走,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們的日子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隨著作者細膩的筆觸一起去追尋時間的蹤跡吧!這樣,學生就有了與作者一樣的問題,學生也就一下子進入了課文的情境。
二、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獲得與作者一樣的情感體驗。
作者描述時間匆匆走過,自己無奈又留戀時,語言優(yōu)美而與生活十分貼近,但光讓學生讀是不夠的,要想讓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必須要讓學生與他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于是我設計了讓學生用____時候,____過去說話,說說自己與時間的故事。如此一來,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與作者同樣的問題,我們的時間也一去不復返了,真想留住時間。帶著這種真實的感受去讀,就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作者,感悟了語言。從學生的讀中,我也聽出了他們對于時間逝去的留戀。同時,也為下一自然段理解作者不甘虛度時光做了充分的準備。
三、引導提問,介紹背景,深入作者內心世界,解讀文本。
因為當時作者因為中國前途的不明,想奮斗卻沒有出路而苦惱。文章第四自然段抒寫的就是這種彷徨的復雜心情。想要讓學生理解文本,就必須介紹當時的背景。于是,我就讓學生讀文,看看能讀出什么。學生讀出了作者的徘徊時,我借徘徊一詞,引導提問,“讀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學生自然問,“作者為什么徘徊?”真正走進了文本,我順勢導出背景,學生再讀后面的問句“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時,才能真正體會到作者心中那種虛度時光又無所適從的痛苦。而對兩個“赤裸裸”的不同理解,又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不甘。
四、寫話勉勵同學,達到對文本理解的最終目的。
學會體會到作者的不甘,體會到作者在未來的日子的發(fā)奮,這并不是最終目的,我想讓六年級的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可貴,要珍惜時間。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寫自己的格言勉勵同學。請看幾則學生的格言:
五、對比語言,學會評價鑒賞。
學習第四自然段后,我讓學生評價我寫得一段文字,以此達到鑒賞語言得目的。學生都說我寫得不好,進而從文中找句子證明作者寫得有文采,用了許多修辭手法,用詞恰當。雖然只是鑒賞了一段文字,但學生已經(jīng)有了這種意識。在留作業(yè)得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說可以找找文中有哪些好詞好句,有哪些修辭手法。我想學生有了這種意識,在以后學習中也會受益匪淺。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八
《故宮》是按照參觀順序,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詳略得當?shù)慕榻B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表達了對故宮的熱愛和贊頌。
預習課上,我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完成課后故宮建筑的簡單示意圖,就是根據(jù)課文內容注明個部分的名稱,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了,因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覽者參觀故宮的順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紹說明。十五分鐘過去了,大部分學生沒能完成這這示意圖?;谝陨线@種情況,于是我及時調整了思路。在內容理解上,我通過設置問題,逐段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疏通文意,體會文章篇章結構安排的特點。這樣隨時注意學生的主動性,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比較迅速而準確地提取出關鍵信息。學生比較容易學會。
這節(jié)課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jié)課前面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于后面內容有些快,前松后緊。而我原本還想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特別從課文第5自然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6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tài)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7自然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而實際上因時間關系,沒有很好的引導好。
本節(jié)課因為學校擴建原因,沒有能使用多媒體,對于這樣寫建筑(群)的說明文,用畫面,或者直接帶孩子們看看實景,效果會好的很多。
在課后作業(yè)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游介紹學校,仿照課文的順序,詳略方法,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復習課文內容,另外又可鍛煉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篇十九
學《魯班學藝》這一課將近尾聲時,在體會魯班學藝的堅持不懈、不怕艱辛等精神后,問學生:“你知道魯班后來的成就嗎?”學生根據(jù)書上最后一段談了魯班的成就,還有些學生也提到了自己在課外掌握的關于魯班成就的知識,然后我比較完整地出示了介紹魯班成就的資料,接著要求學生聯(lián)系魯班學藝的經(jīng)過,談談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想。
話音剛落,馬上有學生站起來說:“看到魯班的成就,我想到的就是魯班學藝時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其他的學生也都不假思索地馬上舉手,紛紛要求發(fā)言。
我先示意那個學生坐下,說:“剛才這位同學的發(fā)言比較簡練,但是老師現(xiàn)在希望的是你們能根據(jù)課文結合自己的感受,談得深一點,而且作為六年級的學生,語言上也應該豐富一點,而不能三言兩語帶過去。我們應該將每一個發(fā)言都作為展現(xiàn)自己才能的一個機會?,F(xiàn)在你們再想想,想好了后也可以和同桌先交流一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我們再來個精彩紛呈的語言和思想齊飛的展示會?!?/p>
學生聽了就低頭思索,有的還拿起筆寫幾句,有的和同桌后前后桌討論幾句。我看看時間差不多了,相信大部分的同學都準備好了,就請學生發(fā)言了。
學生1站起來說:“看到魯班的成就,想到魯班學藝的.艱辛,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你能夠引用平時積累的詞句來說,這一點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出你的古詩文底蘊不錯!”我夸他說,同時也點了一下他說話的方法,提醒一下其他學生。
學生2說:“看到……我想到的是‘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去?!敯嗳绻麤]有經(jīng)歷學藝時這么刻苦的過程,是不可能有后來的成就的!”
學生3說:“……我想到的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其實做任何事就成功都要刻苦、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魯班學藝很刻苦,我們想獲得好成績更要刻苦!”
這個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讓學生把掌聲送給他。
學生4說:“俗話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魯班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上,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